01
——从“校园悦读”到“书香社会”。
近年来的语文课堂,备课组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开展班内读书交流,并辐射到全年级学生,同学们读书兴趣日渐浓厚,“悦读”得到了师生普遍认可。
2018年1月,曹春梅老师倡议,县内教育同仁们携手,成立会水读书社,我有幸成为发起人之一。读书会成员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城乡老师,开展多次了读书分享活动,开创了县内民间读书会的先河。
利用周末和假日,我参加了四中、县中、职中和图书馆的四次读书活动。每次读书分享,我或主题发言,或推荐好书,每次都撰写读书随笔,或整理活动简报,发在简书上,发在个人公号上,发到《金塔教育》上。虽自知感悟缺乏深度,文字功夫有限,但还是用心去做,且乐此不疲,珍惜每次练笔机会,坚守读思写之路。我的简书文章140篇,文友、同仁鼓掌、点赞、加评语,这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激励。年底被评为全县校园阅读先进个人,我受惊若宠,我会珍惜这荣誉,我更感受到悦读的动力。
一个人走得远,一群人走得快。阅读,悦读,抱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做最好的自己,书香社会就为期不远了!
02
——从“青椒计划”到青蓝工程。
12月28日,县职中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沙龙”,为校园读书先进个人颁奖。中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围绕“四有教师”“大学之师”“青椒计划”这个主题,表演了内涵深厚、精彩纷呈,且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这是金塔教育发展的冰山一角。
演出的和获奖的,青年教师居多,有好多熟悉面孔。“青椒伴侣”牛晓霞和巩原宏,是青年教师的佼佼者,小牛老师画画得好,简书也写得好,看她简书签名“生活中的阳光,不仅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内心”,浅显的文字,满是对教育行走的初心与坚守。
还看到我曾经的学生。多才多艺的魏晓丽,带领她的青年教师团队,表演了美妙精彩舞蹈节目;工作才三年的闫顺义,已是金塔的金牌主持人,挨到他的台词,我模仿前一个台词,写了“因为感恩,所以选择教师”这句话,他果然也说这一句,我和他心灵相通;获奖的还有张瑾,她秀气内敛,低调行事,也成了热心的读书推广者。我很欣慰学生的成功,我也看到金塔教育的希望。
“青椒计划”是今年教育的热词,金塔“青椒们”70万字的简书,“青椒榜”上诸多金塔教师的名字,还有学生活动图片和教师作品,都是他们的专业修炼的丰硕成果。
这几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很多:青蓝工程,担当者行动,互加团队。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业务研修,都是金塔教育的“青椒梦”,相信梦想成真为期不远!
03
——从“德艺双馨”到“四有教师”。
2019年1月15日,“德艺双馨”好教师宣讲在我校进行,许兆东、王成才两位老师做了专题报告,透过他们生动感人的从教事迹,诠释了“四有”教师的丰富内涵。
83年参加工作的许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句,讲他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讲他思想教育的经验。我的感悟是,教育就是坚守的事业,教育就是经年累月的默默无闻,教育就是皓首穷经的责任担当。作为一个教师,你也许能坚守10年,坚守20年,坚守30年,但能坚守一辈子吗?说实话,好多人到许老师这个岁数,早已不站讲台,退居教学一线了,许老师就是不做报告,也足以表明他的成功。我的老师很多,我最佩服的是至今还站讲台的老师。这就叫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成才老师工作不足10年,已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他事业心强,讲话底气足,文字功夫深,很有感召力。我有感于他的读书之道,读思维的书,读企业的书,读不同领域的书,而且会有新的启发。我有感于他的思路:问世篇,思痛篇,挑战篇,担当篇,未来篇。啊,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有希望,年轻就是好!
他的好句子一个接一个:“游刃有余来源于如履薄冰的煎熬”,“路虽难,行必至,事虽难,做必成,只要你全身心去做一件事,这件事必将被你做到极致”。“每一次疼痛都是绝佳的成长机会”“教育就是影响,好的教育都是影响!人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一个人要想成长,就得在身处压力的环境中摸索和挑战”。“成长源于对自己的不断挑战”“团队是青年教师倍速成长的不二法则”。“未来永远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高度和厚度”
向同行学习,向优秀看齐,学习桑榆之志,有志不在年高。做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的老师,应是每个教育人的诗与远方。
04
——从“马云乡村教师”到教育担当。
打开微信公号,关注到一则信息:2019年1月13日,马云乡村教师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将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乡村孩子教育、乡村教师的坚守上。101位获奖教师和20位获奖校长,每一位获奖人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一线的缩影,杨昌强夫妻的故事,都是真真切切的平民英雄。一个个有担当的校长,一个个有担当的教师撑起了乡村孩子们彩色的梦想。
马云了不起,他不仅仅是成功的商界奇才,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思考者,更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行动者。他的永远走在众人前面,关注教育发展,关注乡村教师发展,他能够在诸方面都能成功,这和他的人生格局分不开。透过马云,我看到的不仅是教育的梦想和行动,更是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和博大胸怀!
回顾往昔,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在农村工作16年,真切体会过乡村教育之难,乡村教师之苦。家国一体,个人、集体、国家都不能忘本,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扶持乡村教育发展,这是国家的固本之举,是时代对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05
——从“一首好诗”到人生“极乐”。
课堂上,我恭喜学生读到一首好诗,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欧阳修是科考主考官,也是最具热心的老师,看到天下人才齐聚一堂,为国家所用,他无比自豪;“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他听的仔细,想的深刻,为国选才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是既描写考试场景,又能体会老师情怀的一首诗,确实是一首好诗,同学们也感同身受!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都应欧阳修的胸怀与气度,享受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人生之“极乐”。教育的真谛,教师的自信,教改的内驱力,都在欧阳修这一首诗中。
06
教师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责任与担当,我最欣赏这句话: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2018已经远去,2019扑面而来,既然选择做教育人,而且坚守了30年,那便只有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