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与身孰亲”,他要我们了解“名”就是假的,比起身体来,当然爱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最好不要出名,你出名我杀了你;那你宁可不出名,因为还是身体重要。
“身与货孰多”,身体与物品比较,你手里拿了五百万钞票,遇到强盗,用刀逼着你说:“把你的钱放下给我,不给我就杀了你。”这时你一定会放下那五百万元,因为身体更重要。人对于生命当然看得更重要。
“得与亡孰病”,得与失哪一样是毛病?当然我们一定说,得到比较好。但是,一个人又有名,又有利,那就忙得非生病不可;你说穷了再生病,连看病都没有医药费怎么办?这就涉及空与有的问题了。前面两句,“名与身”相比,“身与货”相比,我们一定说身体重要,货是物质当然其次。其实这一句“得与亡孰病”,就解释清楚前面那两句了。老子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讲哪个对哪个不对,两头都对也都不对。名固然是虚名,与身体没有关系,但是虚名有时候可以养身,没有虚名这个人还活不下去呢!虚名本身不能养身,是间接的养身。身与货、身与名,两个互相为用,得与失两个也是互相为用。
“天下由来轻两臂”,这是庄子用老子的重点加以发挥。天下固然重,权位固然重,如果没有生命的话,权位有什么用?天下有什么用?可是,就实际情形看来,还是天下更重要,所谓“世间何故重连城”,人世间为了财富,为了虚名,忙碌一生,连命都拼进去,这又何苦来哉!
老子更进一步告诉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生命的重要,那么“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你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疯了,最后你所爱的丢得更多,就是“爱别离苦”,这是佛说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东西不管多么多,最后都是为别人所藏。
因此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什么才是福气。“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今天天气很热,一杯冰激凌下肚,凉面半碗,然后坐在树荫底下,把上身衣服脱光了,一把扇子摇两下,好舒服!那个时候比用冷气、电风扇什么的都痛快。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现实。现实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这里,脑子什么都不想,人很清醒,既无欢喜也无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老子所讲的“辱”,与佛家讲的烦恼是同一个意义。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如果不刹车止步,车子滚下坡,整个完了。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所以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这句话意味无穷,所以知止才不会有危险。这是告诉我们“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这样才可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