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得从汉朝说起。
汉朝的第一任皇帝是一个亭长出身,基本上就是个派出所所长。
一开始大家还不觉得刘邦的出身有什么问题,反正当时正处于帝制与封建制的交汇处,皇帝也正忙于清掉自己的开国元勋,没空想这个出身的问题。
后来文景之治两位皇帝觉着我也不给你们添麻烦,我让你们都好好的,你们当然也就以我为尊了,类似于初创企业的CEO,反正跟着我有肉吃,来吧,大家一块干。
等到汉武帝的时候,这哥们穷兵黩武,老打仗,这下子大家受不了了,咋老为了你一个人打仗,还老征税,凭啥因为你老人家的一己私欲就让我们十室九空啊,这可不行。
所以汉武帝的手下一帮文臣就开始往“儒家”里面掺水,最后掺成了儒教,跟原来的孔孟的儒家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原来孟子还说过国君要是不咋滴还能换了,现在是说国君就是“天子”,就是说皇帝是一个“信仰”,就跟“上帝是万能”是一样的,不用逻辑,你信就行了。这样的儒教就成了统治者的洗脑工具了。
按照儒教的说法:皇帝只要是不“失德”,就还是个好皇帝,养多少美女也不算“荒淫”,杀多少忠臣也不算“无道”,那怎么算“荒淫无道”呢,如果你被人推翻了,你就是“失德”,就是“荒淫无道”,这样推翻你的那个“继承者”才能顺天命,才能“有道”。你看一般每个朝代的最后一任皇帝,都是“荒淫无道”。大致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