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我们仨》,这是我看的第二本杨绛先生的书。
大学时看了《洗澡》,具体情节如今都忘得差不多了,只对三个章节名目“采葑采菲”、“如匪浣衣”和“沧浪之水清兮”仍记忆犹新。先生刚刚于去年故去,终于回到失散已久的钱钟书先生及爱女钱瑗身旁,他们仨终于又团聚了。
全书描写了她和钱先生的相知相扶,从婚后的异国求学到后来的生离死别,一家三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命运起伏,最后只剩下自己独留人世,却依然隐忍而坚强地面对生活和命运,把一生坎坷淬炼成文。文字简约质朴,娓娓道来,读来令人感怀。
在这个一切都在飞速变化的时代,钱钟书和杨绛先生多年的相濡以沫曾一度引起大众的艳羡和追捧。钱老曾以“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赞誉爱妻,也曾以“见她之前没想过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也没想过娶别的女人”来描述二人的伉俪情深。灵魂伴侣,知己难求,从古至今都是难能可贵的吧。
后来钱先生和爱女双双生病入院,几年之后更是先后离世,作为妻子和母亲,杨绛先生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年后又跟丈夫天人永隔。巨大的悲恸之后,先生竟以90多岁高龄继续读书写作和整理旧作,102岁还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如此兢兢业业的人生态度,着实令我等时不时就要游戏人生的后辈汗颜。二位先生一生醉心学问,不问世事,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就是二位先生的夫子自道。
书中大量记述了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描绘出一个“笨拙”可爱的老顽童父亲,一个清丽温婉的母亲和聪慧善良的女儿。人生渺渺,人与人之间彼此能成为家人、朋友都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中的偶然,谁也不知道这条路上我们最终能相伴多久。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常常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无关痛痒的外界,又把最恶劣糟糕的一面留给了家人,并且理直气壮。
一路同行,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人你只顾向前冲根本没有过多留意,但某时某刻当你不经意地一回头,他还在那里。可能是家人,可能是挚友,这样的人,终归不多。
我们也常常忘了,即便有美好地相遇,温馨地陪伴,彼此也终将在人生某个特定时刻一一作别,后会无期。能自始至终陪在你身边的,最终好像也只有你自己。茫茫宇宙,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孤独者。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既然终将告别,不如好好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