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之前,就已萌生了动笔写写上大学之后的生活了,只是一直未动笔。
前几天看到一位已经拍了毕业照的师兄发朋友圈,说:大学快结束了,岭师的样子还没完全认清;大学快结束了,该记的事却都记不清......有点落寞,更多的是不舍!看完后我在日记本里也发了一番感慨,仿佛自己也毕业了。
其实毕业离我也不远了,按老师的说法是:我们过了大学生活的八分之五,剩下八分之三!既然过了八分之五,那么在这八分之五的时光里,肯定也有些小事情可记一记,有些心情可以记一记。现在不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就会丢失掉一些;现在不记,以后可能就找不到那个心思、那个情景记!所以在今晚昏天暗地的期末复习中,我决定,现在可以一点点开始记了,把前两年那些事情尽量借助之前零零散散的日记回忆起来,把现在的日子和想法点滴积攒起来、捋顺,把接下来大学八分之三的日子好好体验、好好记!
记的事情是很私人的,记的想法是很个性化的,也许看起来没掀起心里的波澜,但因为是自己的生活,记起来就很有动力,想多加点情感进去也很自由。记完后还可能自我欣赏一番,记完后才能对这简单平凡的大学生活有一点交代,不至于什么痕迹都没留下!有师弟师妹问我:师兄的大学过得如何,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来借鉴吗?我的大学生活是再平凡不过了,我只得坦白:很平凡很平凡,真的没有什么借鉴意义。然而,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对我自己来说,还是有意义的。或许,我可以自己赋予它意义。
后来我比较信服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觉得我来岭南师范学院读书,来到这个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湛江学习生活四年,是最好的安排(因为按我那羞涩的高考成绩,也没再多更好的安排了)。我很高兴我当时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时,我的家里人都很支持我,我是选完之后才告诉他们的,他们都说:“大弟你想学什么就去学吧!我们也不懂!”,于是我很干脆地选了岭南师范学院的历史专业。我知道岭南师范学院在湛江,就是对湛江的地理位置没那么清楚,我以为它应该就在广州隔壁,不远的,也没想着要去翻一下地图。被录取之后,我跟我爸说我要去的城市叫“湛江”,他不知道去哪里问了一位算命先生,问回来后说:“算命先生说你去南方读书好!”
南方?汕头不就是南方了吗?我才去看了地图,才知道原来湛江真的在南方啊,够南的!也不对,相对于汕头来说,它应该在西边!就这样,我与湛江结缘了,我从粤东来到粤西,还挺远的,有如出省。我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吧!
以上既写我为什么要动笔写在大学的生活,也写我在第二次高考后、来湛江前的一些小事,放在前记这里,仅作为铺垫。既然动笔了,我就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