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人民满意”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呢?国家公务员应在“人民满意”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摆正“姿态”、调整好“状态”,打造“阳光心态”,秉持“做清官”的大智慧,写出真正令“人民满意”的答案。
摆正“姿态”,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颐指气使,高高在上。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把好人生航向。要摘掉干部的“光环”,保持求知若渴的姿态,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戒骄戒躁,主动“归零”,保持平常心,管住自己的言行,谦虚谨慎办事,耐心细致服务,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地方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通过务实创新赢得人民群众认可。
调整“状态”,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适应新常态,国家公务员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活学活用”,往往做起事来“就事论事”、“按部就班”,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固然值得肯定,可是群众工作毕竟不同于其他工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解决群众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群众矛盾。所以,这就要求公务员一定要尽快在工作中调整状态并适应环境,懂得“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打造“阳光心态”,公务员从根本上说是为国家、为集体创造利益,为人民改善生活提供服务的职务,全面认识压力、分析压力;在处理压力时,学会用放松、倾诉、宣泄、转移以及自我暗示和压抑升华等自我解压办法,合理调整并科学把握好情绪;努力做到在重重压力下从容应对,变压力为动力。塑造阳光心态,创建一支积极健康的公务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