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虽然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变,不过在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以及文人志士的努力下,却是衍生出了稳定的应试教育。都说事物有利有弊,由此我想说一下鄙人对于教育的拙见。
秦始皇由焚书坑儒起了个头,后来居上的皇帝也是不甘示弱,弄出了文字狱一类的伟大创举。而在同一时代的英美等国,却在经历文化改革。最终凭借教育的优势在其他领域也开了花,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的屈辱史。总听别人说,教育是第一生产力,我深表赞同 。
如今社会上总流传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你要想清楚,没有教育的支撑,思想的开化,你说不定和以前那些三角贸易的货物一样被任意支配。因而在我看来教育从一方面来说,是武器,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支撑点。没有两弹一勋,怎么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这种理念,怎么会不让自己挨打?没有这种支撑点,怎么让那些革命先辈们奋斗一辈子?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从小到大,父母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原本我深以为然,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免有些动摇。现在的教育在我看来,是让你通情达理,让你懂得分析,让你学会说话的技巧。并不是说,一定让你凭借教育,上一所好大学。不过,最重要的就是拼尽全力不留遗憾就足够了。
近几年,大国工匠这个词火爆全网,可是能够被赋予这种称号的人,寥寥无几。究其根本,我觉得还是一种教育的弊端。在外国,以拧螺丝这一项工作养活自己的家人为前提,在凭借自身的兴趣下,做到将技艺练就的炉火纯青,我想也绝非难事。可是在中国来说,做到前面一项就已经难如登天了吧,我想的是如果能够再进一步细化分工,做到一人一职,并且提供相对丰厚一点的报酬,我想很多人还是乐意的。不过,工厂都是为了效益,这样的话,基本不可能。所以希望国家能够提供一系列的补助措施等等。单纯只是一个设想,未经揣度。
我觉得教育是国之根本,要从根源处着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教育孩子为了读书而读书,让他能够乐在其中。另外所谓的功利性我觉得不应该灌注在未来祖国的花朵上。现如今,当今社会充斥着网红文化,从小就开始荼毒青少年。以前的小孩,希望做科学家,现在的小孩做梦都想做网红。是我们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