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30 分享主题 “ 原生家庭的思考题”
最近有个热点事件,“现实版樊胜美,”“生前被父母吸血,死后为弟弟买房”,自媒体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在转发。 具体事件我就不赘述了,我也不想上升到道德的程度去谴责女孩的父母。 这不是我今天思考的重点。
我今天讨论的内容是“原生家庭”,主要有以下三点想法:
1.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
2.原生家庭也是锅;
3.已为人母人父的我们,正在为我们的下一代建立怎样的原生家庭?
首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有影响?
我觉得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三观、情感很大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滋养。
法律规定18岁成年,但是离开家庭独自生活,不包括出去读大学,那是短暂的离家。 我的意思是真正离开父母给我们营造的家,独自生活或者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二十多年; 除了遗传基因的因素,在与父母生活的这二十几年,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渗入骨血的。 所以古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相信很多人看过《都挺好》,你们讨不讨厌苏大强? 有没有为大嘴姚晨演的那个苏明玉心疼过?
还有最近比较火的《流金苏月》, 朱锁锁生下来母亲就走了,她被父亲托付在舅舅家抚养,从小寄人篱下。因为没有家,所以她对家庭的渴望近乎于执念。被司机追求感动,被空凋王子跳河这么极端的表现感动,毅然跳入婚姻。
这些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我来举几个现实的例子。
才华横溢的高晓松,曾经的矮大紧,不过人家现在已经减肥成功了。他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长在清华园。他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二三十岁的时候,有大概二十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与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 确实导致我年轻的时候出现很多的问题。”
影帝姜文,一个很man的男人,我挺喜欢的。 他曾经坦言自己是个不自信的人。而这份不自信,源自于他的母亲。 他说“我努力表现,就想让母亲为我做的事高兴。” 他考上中戏,兴冲冲的告诉母亲,母亲却说“你衣服还没洗呢。”
还有央视一姐的董卿,曾经在节目中透露过她有个极其严厉的父亲,经常被批评这也不对,那也做的不好,所以自己时常感到自卑。
我上面举的例子,都是被原生家庭打击或者或多或少伤害过的。
当然,毫无疑问,有些原生家庭就是温暖而有爱的,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也数不胜数。
但今天就着23岁年轻姑娘的逝去,我思考的是万一,我说万一我们的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们该怎么办?
我接下来想说的是“原生家庭也是一口锅”。
有人说,我过不好都是原生家庭、我父母的错。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烙印,无可厚非,但因此就过不好这一生了吗?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并不简简单单地说,做事情要积极要主动。 而是,我的人生我做主。
书中说“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外部环境”。
关键词“自身的选择”。
这里有张图,对我的影响还蛮大的。
在外在刺激和内在回应之间,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
我曾经深受“原生家庭”的困扰很多年,尤其是当面临困难或生活辛苦的情况下,对父母会有些怨恨。一度认为他们偏心,没有给我更好的教育机会,我的父亲脾气也不太好,我与父亲的关系也不太好。 后来读了高效能的这本书,突然就顿悟了。
还有次听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师的课,她提到“很多人对父母是有怨恨的,这些怨恨使得很多人备受煎熬”。 她给的建议是:“那段岁月你已经回不去了,请告诉自己,在父母那个年代,他们已经竭尽所能的用他们最好的方式养育了你。用这样的方式与过去的父母达成和解,其实也是与自己达成和解”。
这里我有个小小的结论:像高晓松说的二三十岁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走些弯路,过得辛苦这是存在的,的确有些是家庭的影响。
但是,过了三十,甚至四十岁,如果还把自己过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那是不是应该反思下自己? 打算把这口锅背多久? 一辈子怎么过,过成什么样,其实都来自于我们的选择。
以上我提到的人物,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最后都成绩斐然,人生精彩。
最后思考题: 已为人母人父的我们,正在为我们的下一代建立怎样的原生家庭?
这也是我今天想启发大家思考的。
我们父母建立的家庭,有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没有那些所谓的温情的部分,也顾不上。
而我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读过更多的书,见过更加广阔的世界、体验过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些经历或我们的所学,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给孩子建立一个和谐、有爱、并且包容的原生家庭呢? 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在家庭里得到了滋养、获得充足的爱和安全感?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就是最高层的“自我实现”与内在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注。他主张动机的发展是由低阶到高阶的。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内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或她往往拧巴着,很难产生自我实现的动机。 换句话说,就是当一个人的情感(爱、尊重、自我认同)得到足够满足,他或她具有足够的安全感,就有勇气探索新知。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常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填补那些漏缺,甚至有的人终生都在寻找。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最近几年从父母吵架的事件中,也有很多的感悟。也许母亲之前都是迁就父亲的,但是这几年母亲的自我意识在觉醒,所以矛盾就多一些,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但从母亲的讲述中,我震惊的看到了自己与父亲非常相像的部分。 女儿么,大部分还是像父亲的多。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反思了自己,反思的还挺深刻的。 比如在孩子小学阶段,对孩子太强势、动不动吼叫,甚至动手打他。 幸亏在他刚上初中的时候,我意识到问题开始学习,开始调整自己。
但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有错得认。为此,我真诚的跟孩子道过歉。我也与老公道了谢,我跟他说:“这么多年,老徐你不容易,谢谢你的包容和迁就。” 我不知道之前的影响有多深,但我在积极补救,我希望可以弥补那些不恰当的行为。
最后,摘录韩国心理学家李忠宪的《生气、也没关系》里的一段话。
想要被爱是人类的基本欲求。在家庭中得不到认可、充分的爱和支持,经过漫长的岁月,他/她的内心会出现黑洞,也无法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他/她被空虚感折磨,自信心低落,往往会执着于爱情。
好了,今天没有知识卡片,只是突然的有感而发。
最后祝愿每个孩子都在充足的爱和支持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