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的晚上,睡前我一口气把《碎瓷片》的整本书读完了,读后意犹未尽。也引发我很多很多的沉思与联想。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树耳的孤儿和一个跛脚的鹤人他们俩在大桥下相依为命,他们俩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员,虽然每天只能靠从垃圾堆里搜刮食物以来裹腹充饥,但是他们心地淳朴善良,从不怨天尤人。树耳是一个内心充满梦想的少年,他有一颗滚烫爱学习求上进的心,他时常偷窥陶艺明师傅制作陶艺的过程。有一次他去偷窥时,对明师傅的作品套盒充满了好奇,还不小心打破了。这也为故事做好了铺垫。打破了总不能一走了之吧,赔吧,没钱,那怎么办?树耳必须工作九天来补偿。树耳再苦再累再难也熬过来了。可是树耳想继续为明师傅工作,明师傅并没有拒绝。树耳在为师傅执行一件特殊任务的过程险些丧命,青瓷也被打碎了,他只找到了一片碎片。带着仅仅一片碎片,靠着顽强的毅力和智慧,替师傅争取到一次终生的委任荣耀。后来明师傅打破常规把手艺传承给了树耳。树耳也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深思。比如树耳知道了康师傅的创意技术,他通过跟鹤人沟通,知道了如果把这个创意捅咕出来就等于偷窃。所以他沉默了,我们很多时候都遇到这样的事,看破不说破,沉得住气。试想如果树耳把这个镶嵌创意告诉了明师傅,如果明师傅采纳了树耳的意见,他做出来了比康师傅还要惊艳的作品,在皇宫大使赏析那天,他们的作品崭露头角,是最精彩最华丽夺目的那一个。那么,康师傅会就此罢休吗?他会大发雷霆,甚至公布于众这是他的创意,明师傅偷去了他的创意才会如此出众,出类拔萃。那一刻,明师傅的人格就会遭到唾弃,他也会因此身败名裂。
树耳为什么可以继承这门手艺者呢?他明明不是明师傅的孩子。打破禁锢,让这门手艺发光发亮。树耳能修炼到这个地步,故事能有个圆满的结局。是因为他的努力与坚持和用心。从开始树耳经常偷窥明师傅做坯,甚至偿还九天的工作,以及内心想继续为明师傅工作,能继续工作对于他来说,是无上的荣耀。他又去了明师傅家的门口,说出来内心的想法。明师傅说我可没钱聘用你。这句话意思是他答应了,但是给不起钱。树耳可高兴了。没有钱,有饭吃也行啊。树耳继续给明师傅做工,打下手。他的劳动报酬是一份可口的饭菜。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
故事向九连环一样,层层叠叠,环环相扣。
我联想到了我自己,去年我更换了工作,我要想拥有这份工作,必须至少无偿劳动十天,适应和学习。有时候我都不敢上钟,店长硬抻着我,说:“你到现在都不敢面对顾客。”他教我如果顾客来了,应该都干什么,如何招待。拉凳子,倒水,(倒水时还要两手捧着一次性水杯,水温要合适)不知道第几天时,我想到放弃了,那天八点了我还没到。那天晚上我收到了店长给我的一百元,那一百元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我左手受过伤,所以用不上劲儿,我也因此而自卑,店长说他没怎么上过学,也说不出大道理来,他只想说:你要化自卑为自信。
书里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伤感。记得我刚刚适应了一段时间,晚上我哭了,我为自己的左手不正常无力而伤心大哭,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已经这样了,事实无法改变。我需要做的,只有擦干眼泪大步向前走。走过的风景是伤悲也好,是大喜也好,无需太眷恋。人生那么漫长,人都是向前走的。未来我不会再因为过去而伤感流泪了。
故事的最后鹤人去世了,树耳很伤心难过。他甚至后悔不该跑这么远,把他一个人留在桥下,即使临走前树耳已经为鹤人做好了安排,可是鹤人的自尊那么强,他怎么好意思只吃人家东西,而不做出回报呢。他一直留在大桥下,直到发生了意外。看到这儿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从脸上滑落下来。一阵风吹来关上一扇门的同时,通常也会吹开另一扇门。记住,万事互相效益,失去了一样东西,你也会因此得到一样东西。树耳虽然失去了鹤人,但也得到了一个“家”。
故事告诉我人生路漫漫,一定要心怀热忱,心怀希望,心怀感恩,心怀忍耐。勇气有很多种,求死并不是展现勇气的唯一方法。真正的勇气而是敢于直面现实!哪怕等待的是惩罚或者不能再做明师傅的徒弟也无所畏惧!
摘抄
付出劳动使人拥有尊严,偷窃让人尊严扫地。(P4)
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伤感。(P38)
当一个人做了蠢事、事后又不能一笑置之的话,那真是笨得可以。(P89)
你的心知道你要去松岛就好,千万不可以告诉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必须想着一座大山,一处河谷,每次只想着一天要走的路程。只有这样,你的精神才不会在动身之前就先退缩。(P101)
一阵风吹来关上一扇门的同时,通常也会吹开另一扇门。(P106)
为什么骄傲和愚昧总是紧密地相连?(P110)
你在旅途中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其中最大的危险是“人”,然而,你一旦需要帮助,你所能求助的也是“人”。只要记住这一点,我的朋友,那么此行不管你遇到什么,你都可以化险为夷了。(P116)
求死并不是展现勇气的唯一方法。(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