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男孩”让我想起我小时候上学的情形。我小学的时候,学校离我家三公里多,单趟要近40分钟。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依稀记得夏天如果下雨那基本到家就是浑身湿透、冬天也是头发、眉毛都结着霜的,今天回想依旧历历在目。“冰花男孩”在经过社交媒体快速传播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我想谈谈我的思考。
造成“冰花男孩”出现,我以为结论如下:
1. 国家教育投入总量偏低
我国的教育投入占gdp的占比4%(2016年数据),一直不高,大幅度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即便和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也是低的。
2. 局部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
冰花男孩是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人,留守男孩。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中国有多少这样处境的孩子。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是缺乏的。国家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安全问题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
解决办法:
1. 民间资本能否进入教育领域
民间资本以个人捐助和慈善公益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主要集中在校舍援建、桌椅、教育物资等方式进行。但长期的教师资源还依赖于国家教育投入。私立学校在这些经济贫穷、地理偏远的地区难以成行。
2. 新技术能解决偏远教育问题吗?
互联网教育,如mooc 或 ted、网易公开课等,是否能解决“冰花男孩”的问题那?目前看是不行的,首先经济条件不允许,当地的经济收入不允许这样的方式;当地显然也没有通网络。
“冰花男孩”很幸运,经过媒体的快速曝光和传播,他的个人教育难题解决了。但是与他相似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期待每一个都要曝光后才得到关注和解决。解决此类问题要依靠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优化的教育资源投入、依赖于创新的科技创新、依赖于新型资本进入教育市场、依赖于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