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讲什么
今天,又将一个专栏收入囊中,那就是薛兆丰老师的《北大经济学课》。
那么,他的专栏是讲什么呢?
顾名思义,与经济学相关,用通俗易懂、不含任何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讲解。所适合的人群是希望构建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人,不满足于表象,想要探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人。
为什么要订
一切经济学问题,本质上都是人的问题。一切商业的问题,都有其背后的逻辑。在阅读《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时,看到有人问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您为什么学经济学?”,她的回答是:“我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骗”。对于她的回答,我是由衷地佩服,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就是想让自己活得更明白。
我想订阅该专栏,其实也是想看看里面的门道,而不再是被所谓的专家牵着鼻子走,至少下次在听他们说时有自己的判断。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对资金背后的智慧,这是资金到资本形成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之一。
为什么是现在订
从老师开专栏到现在,已有一个月,但为什么自己现在才去订阅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感觉目前订阅的专栏已有8个,从当前的进展来看,有的专栏现在打开的频率已经开始下降,毕竟每天只有二十小时,精力有限,再增加一个就更加吃不消了。因而,前段时间一直处在犹豫中。
但就在昨天,战友们在群里讨论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时,说到他的专栏真的通俗易懂,让自己不懂数学的他也可以轻松掌握,进而增加我对专栏的兴趣。同时,晚上直播古典老师的节目时,当主播问他一直在的专栏是哪个?他说是薛兆丰老师的,瞬间就点燃了我心中订阅的小火苗。
如何最大化利用
留言,留言,留言。
根据这几个月的践行,目前对所订阅的专栏,学习效果最好的当属李笑来老师的,因为基本保持了对所看的内容都会去留言互动,将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去打磨并运用。
因而,今天在学习第一篇时,也需要如此践行。如此这般,将经济学系统地消化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与此同时,在精进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位战友晴子宝宝,使得这个专栏的意义就更加非凡了。
最后,附上各自留言:
七夜:
经济学真的只能分析完善的市场经济吗?完善又该怎么界定呢?
当我看了《小岛经济学》后,就不认为经济学只发生在完善的市场经济里了,因为当时岛上就三个人,因为捕鱼器的发明将生产力提高,随着经济里的市场、价格、货币等因素也出现了,然而那时候的市场并不是完善的。
我们也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汇聚了各路人马,因每个人需求不一,所以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交易。
非常赞同“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市场发生。比如有一次节日抽奖时,有的人抽到他不太喜欢但别人很喜欢的奖品,于是跟人交换后,幸福感更进一层,但奖品还是那些奖品。
课后问答:经济学不适用的例子,可以用在一部电影《荒岛余生》,当时岛上就汤姆·汉克斯一人,因而就不会有什么交易在里面了。
晴子:
留言里有朋友问,幼儿园、小学里经济学规律适用吗?我想起我小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不错,就有同学让我帮他写作业,每次给我一元钱(这样做是不对的);另外有个同学家里有很多课外书,他就把这些书借出去,一次收费一元。
后来这些事被老师发现,我们都被批评了……但我想说的是,只要一个人知道怎样做可以有收益,就适用经济学规律。说不定幼儿园小朋友也会用两颗糖换一个苹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