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人教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7-139页的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可能是一篇“假”文章。课文说,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由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
这个故事,我在上中学时也学过,而且是在英语课本上,当时感觉这个外国孩子真的很聪明,这么小就能想到这样的好办法!然后对自己产生怀疑,如果是自己,在那样的年龄,那样的情况下,会不会想出这样的高招呢?
但是,很多小学教师对该篇课文并不是很买账。原因是爱迪生1847年出生,7岁那年是1854年;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在爱迪生39周岁时候进行的,换句话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
老师们这样说是有依据的,现有的医学论文大多认为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发生在1886年。比如路直美在《阑尾外科百年来的变迁》的论文中提到,1886年6月Fitz教授首提急性阑尾炎之名。嗣后Parke特别是McBurney根据临床详叙了有关阑尾炎的手术。
嗯哼,要么是爱迪生出生早了,要么是语文书出问题了。
不仅如此,这本书还有这样的问题,而且都跟美国有关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但地震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不会有学生。
这篇文章也曾经让我感动过很长时间。内容不妨简单重复一下:有一年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高潮部分:他挖掘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后,父亲推开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父亲尖叫着:“阿曼达!”儿子的回音听到了:“爸爸吗?是我,爸,我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不要着急。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活着,你会来救我的。如果我获救了,他们也就获救了。你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我永远都会在你的身边,你做到了,爸!”
多么感人至深啊,然而时间上却完全对不上号!
上网一查,才发现,我们可爱的教材编写者在时间上同样纠结:
2002年和2003年版本——“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2004年6月份版本——“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加上严重受损约4000余座),几条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通向洛杉矶市区及其他地区的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地震还造成该市大部分地区断电停水,约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不过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按理不会有学生。
2005年6月,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变成了“有一年”。
2009年12月,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Word天,还能再变几次呢!到底是哪一年!咱要是拿不准,不上这篇有能怎么样呢?真的没有可以替代的作品了吗?
最后再说一篇。
《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中,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但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到这里,我真的看不懂了,为什么出问题的都是美国作品呢?是作品本身出了问题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没能及时发现呢?
当然,也许有人说,这是语文,不是历史,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但是,当我的孩子长大以后问我:“爸爸,我以前学的课本上怎么那么多错误,我学到的人生道理是真的吗?”我该怎样回答?
当然,也可能是作品没有问题,这些作品也许是中国特供版,恰好被我们的编辑看到了,就编到了书里。细思极恐啊!要不是有人追根究底,我们还要被瞒多久!
还要问一句,这样的作品还有没有?还有多少?
找一帮不存在的事来教育中国的孩子,难道这些杜撰的外国小孩事迹,就比中国孩子要伟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