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她上班的公司老板娘的弟弟,在北京靠写作,月入5+,靠着写作轻轻松松买了房。
是不是眼馋了,也想写,但是你能吃得了写作的苦吗?
我们所要做的事,应当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延迟。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从哪里写起,或者是想到怎么写了,却不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更合适。这是初写者的常态,当然也得承认,存在天赋异禀的人,在文学创作方面,无师自通。
可是大部分人还轮不到拼天赋,只是方法不对。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放暑假,老师布置了暑假作业,每人写一篇作文。我一上学语文就比数学好,可能是天生的对文字敏感。很轻松地写完了一篇作文,可是还想写,于是又写了一篇,我最喜欢这种无定义写文章了。开学后,把这两篇作文都交了上去,不出意外,当然只有我写了两篇作文。后来这两篇都成了班里的范文,老师拿来在全班朗读。老师说:“这位同学真是厉害,竟然会写议论文了!”
当时我很惊讶,第一次听说议论文,而且自己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写了出来。
我把这归结于勇敢,归结于执行力,只是我当时想到了,就去做了。
1、写作要不择手段
迈出第一步,不要怕别人嘲笑。很多人不敢迈出第一步是因为怕写得差,羞于表达。可是你不开始写,就永远迈不出第一步,脸皮厚了,字也就越写越多了。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的老公,开了个公众号,写了几篇文章,就不写了,原因是:刚开始公众号粉丝只有我的高中学,后来她老公发现,自己的公众号被一个亲戚关注了,就再也不敢写了,怕被嘲笑。
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被人没有时间关注你。
可以先开始写一个长句子。想想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历程,刚开始是看图写一句话,慢慢是看图写一段话,后来要求写五百字的作文,知道高考要求八百字的作文。不就是这样一步步积累,一点点增加字数,不要妄想一下子就写出好的长文章。
纵使像唐代诗人王勃,一次宴会写出《滕王阁序》,也是从四岁就开始积累的。
刻意练习。这句话已经被大家说烂了,但是实施的人却很少。我建议你这样做:
以七天为一个周期,以做饭为主题。
第一天,200字。很简单吧!
第二天,300字。不难吧!
第三天,400字。没有障碍吧!
。。。。
第七天,800字。天呢,我竟然写了一篇高中作文了!
2、不停浇灌和施肥
当我就一个标题开始写时,确实写不出几个字。此刻要警惕,那是你饿了、渴了,需要补给了,我们称作输入。更具体点讲,就是要积累素材了。
积累标题。当你坐下来,却不知道围绕哪个标题展开时,有必要积累标题目录了。比如:
1、你小时候悲伤的事情
2、写一个名人的事迹
3、大学毕业后你是如何理财的
4、疫情之下,要学的业余技能
5、9月份的总结
可以试着每天积累几个标题,做个表格,分类保存,每次一想到什么,就立马加入表格内。
《写出我心》里面有一句话:列表是有好处的,会让你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而你的写作便展现出你的生活和生活肌理之间的关系。
多读书。我觉得这句话比“刻意练习”被大家说得更烂,烂到男女老幼都知道。不可否认,仍是最有用的。
读书是输入的过程,写作是输出的结果。没有持续、大量、优质的输入,思考和输出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写什么都有心无力。
输入要有质量,垃圾书不要看,可以现在豆瓣搜下评分,评分太低建议不要看。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我曾经买过一本书叫做《再孤单的人也有同类》。买来之后发现,就是一本无病呻吟的书,有几十篇小文章组成,有着台湾作家一贯的矫揉造作的文字,很难读下去。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
积累热点素材。我一直认为,现在社会是积累素材最方便的年代。足不出户,就能搜遍天下知识。积累素材就是在多了,不一定要多精。
素材可以分为很多,比如自己身边的事情,自己总有亲戚朋友同事,几百字写下来,就是最真实生动的素材。
网上的素材更多,各大网站每天都会有很多热点热搜,可以把这些热点故事,每个故事都会对应不同的主题,可能就是你写作的论据。记录下来,备用。
素材的渠道很多:知乎、公众号、微博、豆瓣、网站。
3、写出你心
不要着急,慢慢写,写出你心。靠写作月入5万是真的,但是不要想着投一篇稿件就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刚开始怯生生的在某历史文化公众号上投稿时,也是把文章打磨了好几遍,写了几篇费稿后,才被通知中稿,可是也只得了不到100元的稿费。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前三年不要着急发论文”,因为她认为数据的突破、现象的观测,需要放在一个完备的学术体系中,才能获得客观、缜密、无懈可击的评判。否则,就算你看到了一个突破的关口,没有把各方面的证实工作都完成,整个学术根基就是浅薄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写作路上,要不迎合,要有底气,慢慢写,不怕晚。
写作读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你我都将上下求索。
后记:
不定期分享投稿途径
教你写作方法
读书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