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期的家排似乎总会产生很多新的感悟和收获。每一期家排似乎也会因缘聚合有一些类似的问题,让我总结出一些所谓的“主题”,而这些人之间并非相约而来。好久没有参加家排课了,2020年我第一次参加,却不曾想自己几乎每个个案中都在做代表,代表案主或者案主的问题孩子。我出现在这期家排的现场是这些人的需要,还是我自己内心的需要呢?
家排开场的自我介绍有人说“渴望”家排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子夫先生却给了“不要任何的渴望,要纯粹淡定,如是允许,不执着”的回应。课上老师的语言如诗般行云流水,我的思绪却从“执念与执着”开始天马行空。
曾经听到有人说自己的缺点是“执念很重”,我却对这个人油然而生敬佩,因为她至少知道所谓的执念。而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有这种觉知。那么什么是所谓的执念呢?我的理解是有两个苹果让你选择一个,你总是觉得那个没有得到的苹果更甜。我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得到的可能会更好。人生是一个过程,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我们很多人却执着于结果的完美。当我们纠结于那些所谓的完美结果的念想,而且这种念想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时候,所谓的应该或者不应该的痛苦就产生了。
放下执念,是不是就意味着放弃努力放弃规划呢?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执念是无意识的选择,而所谓的努力、规划是选择后的行动。人生是一段跌跌撞撞,同时又充满未知的旅程,执念是对过去的留恋,对未来的担忧,对当下选择的犹疑。如果我们能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看自己的人生,就仿佛在高处看自己所处的人生迷局,许多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
“家排是什么?家排就是找出那些阴魂不散的东西。”有人在家排课后如是感悟。是的,家排就是让你看见那些隐藏在你潜意识深处的痛苦情绪。每个人都需要有更高的维度来发现自己,或许家排并不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但当你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见自己,看清事情的真相,你的问题也就变小了,或者你发现有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或者不是你的问题,或者是不需要你来承受你也承受不起的问题。只有看清问题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就像要解题一定要先审题,要审对题意。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就开始作答,结果可能是全错。
“家排就是天道归位!”有人在家排课后总结时如是分享。所谓天道,就是自然界中天体运行的轨道,如果某颗行星偏离其运行的轨道,可能会造成天体之间的碰撞与爆炸,这是物理世界的天道。而人文世界也同样有其天道,那就是家排中强调的长幼先后顺序有别,你站的位置错了,你看问题的角度也就错了。所以,每个人首先要看清的是自己应该站在哪里看问题,你的位置站对了吗?关于位置的思辨语言是无力的,或许只有在家排现场看清自己的那个当下的体悟才能够震撼到你。而当你真正的看清了潜意识深处内在的自己后,你才能真正地知“道”,也才能真正做到放下执念,全然于当下。
海珸子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