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题记
唐时风刚起,宋时雨渐落,烟雨朦胧的江南,即使到了寒冬,却也是“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那水巷石桥,深井落花,皆被烟雾萦绕;那枕河人家,白墙青瓦,皆被烟雨迷离。雨中漫步,看乳白色的轻烟在云端变换,看萧索的藤蔓攀附着老旧的青砖,本是初次邂逅,却好似久别重逢。
喜欢江南,喜欢它的亭台楼阁,山水园林;喜欢他的碧瓦重檐,飞阁流丹;喜欢他的吴侬软语,昆曲苏剧。想我前世应是江南小巷的一碧青苔,长在庭院篱畔的角落,看过几次苍茫寥廓的银河,见过几株摆于案前的芰荷,半庭风月似雪纷落。故我今世格外喜爱江南风物,哪怕是悠悠长巷的一地烟雨,或是老旧宅院的一扇古窗,抑或是石桥柳下的刹那相逢,乌篷船上的匆匆回首,都让我魂牵梦萦。
我想隐居江南,朝露晨曦,夜幕傍晚。
晨起漫步太湖,云烟笼罩所有的路,伶仃的飞鸟划破迷茫的烟雨,烟波浩渺的湖泊,若隐若现的古塔楼阁,如仙境般的雾霭迷岚,如诗画般的云水山峦,行走其中,回归自然。
午后畅游观前街,小憩平江路。观前街里小吃众多,遍地名家,处处特色。苏地人家的太湖三白、响油鳝丝,采芝斋的粽子糖、苏氏瓜子,黄天源的猪油糕、黄松糕,稻香村的苏式月饼、麻酥糖,叶受和的宁式糕点,文魁斋的止咳梨膏,松鹤楼的苏帮菜……市井之巷,热闹非凡。若想安静生活,品茶晒太阳,平江路最合适不过。“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听一段“梨花海棠”的历史典故,逛一逛青砖白瓦下临街而立的店铺,看幽静的河道穿过小桥花木,远处摇曳的乌篷船响起江南丝竹,寻一间临水的茶馆,沏上一壶碧螺春,听上一段弹词,在老宅的木栅花窗下,随粉墙黛瓦入了江南水乡长卷画。
夕阳西下,去山塘街听一曲《牡丹亭》。朱栏层楼,柳絮笙歌,歌中唱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里“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里是“一座天堂一般的城市”,这里的房屋前门沿街、后门临河,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这里有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这里有词曲精美昆曲苏剧,这里引文人骚客倾墨裁绢,尽书江南之美。夜色降临,房檐的边边角角缀满了喜庆的红灯笼,一字排开,河中倒影,流光溢彩。走进一家昆曲馆,点一出《游园惊梦》,梦回莺啭的唱腔,千娇百媚的身段,让姹紫嫣红开遍,叹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居于江南,岁月安然。
我想隐居江南,物换星移,四季更替。
趁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走遍苏州每一条小巷,每一座石桥;访遍苏州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园林。亭台幻影,水榭清音,做一场不惊不扰烟雨江南的痴梦。
听闻“江南夏景好,水木多萧疏”,看十里荷花,长亭短亭,细雨初过有杨梅的青涩,买上几朵栀子别在衣襟,撑一把油纸伞,穿行在苔迹斑驳的青砖路上,花香安心,岁月安宁。
秋有“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那便去木渎古镇,感受虹饮山房的“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再到灵岩山赏月,天平山观枫,白云深处的山水人家,纵有寻常烟火,也是无尘之处。
正值“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冬雨绵绵,那便去寒山寺抄经。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使寒山寺古韵天然;因《寒山问拾得》,而使寒山寺禅味深远。闲来无事抄录经书,方可静心养性,有洗去铅华的超脱,才能得千佛觉悟的悠然,参悟浮生只是一梦,沧海不过一粟。居于江南,光阴闲淡。
我于红尘深处走来,在某个烟雨迷蒙的冬日与你相逢。我想深居于此,和你一起漫步烟雨太湖,和你一起走过诗意木渎,和你一起等候夕阳几度,红尘一隅,总有我的归途。
注:《寒山问拾得》——“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