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咳和寒咳是中医对咳嗽的两种常见分类,主要区别如下:
病因
寒咳:多因外感风寒,如受凉、吹冷风等,导致肺气失宣。常见于秋冬季节或气温骤降时。
热咳:多因外感风热,或饮食辛辣、内热蕴肺所致。常见于夏季或气温较高时。
症状表现
咳嗽声音
寒咳:声音重浊、低沉,频率不高,常伴有喉咙痒、紧感。
热咳:声音频繁、剧烈,呈阵发性,甚至咳声嘶哑或撕裂感。
痰液特征
寒咳:痰液清稀、色白,易咳出。
热咳:痰液黄稠、黏腻,难咳出,严重时可能带血丝。
伴随症状
寒咳: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肢体酸痛。
热咳:发热、口干、咽痛、流黄涕、大便干结。
舌象与脉象
寒咳: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弦脉。
热咳: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治疗原则
寒咳: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如服用通宣理肺丸、生姜红糖水等。
热咳: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为主,如服用桑菊感冒片、清肺抑火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