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介绍气一元论基本内容气运动的特性。上次内容我们介绍了气的物质特性。气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气组成,其存在形态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具体来说,又可化为无穷无尽的种类。《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气始而生化,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这个一就是气,世间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由气作用变化产生的。
那么气是如何在这万千形态中呈现和转化的呢?就是通过“气的运动”实现的。近代物理学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的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其实这种观点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就已经广泛存在,运动是绝对的,这是毫无意义的命题。
那么为什么气具有运动的特性呢?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气的运动叫做气机。《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是这样描述气机的“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气有胜复就是说气本身具有克制与反克制的能力。气的这种胜与复、克制与反克制的作用是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成分,阳气和阴气的作用。因为这两种作用的对立统一是普遍的是绝对的,这是事物的辩证法。所以气的运动是运动不息,流行不止,变化无穷的。用现代时髦点的话来讲,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运动是永恒的规律。
那么运动着的气都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说在自然界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四种。古人将气运动之升降聚散,称作是天地之用,是一种高下相召、升降相因、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变化。其实也就是阳气和阴气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例如最常见的自然界下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里讲的是天地阴阳二气在雨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在南方地面水系发达,水属阴而阴气足,同时天空中气温炎热而阳气充足,故地面的水气在空中阳气的鼓动下逐渐散开,上升漂浮到空中成为云气,等到云气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在地面的召引下又会降落下来成为雨水。这就是气在自然界的运动形式,有一个完整的升降聚散的过程。
而在人体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体的呼吸之气的循环过程。在中医里面,外界的新鲜空气被肺吸入进来,然后被肾进行收纳,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由上向下,入和降一个过程。同时肺中的浊气又被呼出体外,这又是一个生和出的过程。若肺失升降,肾失摄纳,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或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或出现喘促气短、呼多吸少等症状。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气的运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叫做气化。有的人将气化与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化等同起来,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气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从现代观点的角度去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理解。大至我们说的宇宙星辰湮灭季节气候变化,小到中医学里面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与能量之间的转化,都是气化的过程。所以气化不仅仅是能量的转化和释放,还有形态上的性能方面和表现形式上的改变。
各种事物的生成变化、强盛衰退等都取决于气的运动和气化的正常与否。而且这个运动变化的过程还可以从快慢两个角度去深入理解。如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云“物之生从与化,物之极由乎变”,化是由于气缓慢的、渐进的、不明显的运动造成的改变,与现在说的量变的过程类似;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变,变则是气比较激烈的、骤然的运动所造成的明显变化,类似于质变的过程。所以,气化是气在“升降出入、升降聚散”的运动形式下发生的,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
今天的内容我们介绍了气的运动,主要讲了气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万物变化的根源,以及气机和气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