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多少人活成了 “王庙村村民”?

在电视剧《天道》中,当丁元英提出用手工制造突围音响市场时,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咱没技术没资金,拿什么跟人家斗?” 

王庙村的村民中把 “农民就该穷” 刻进 DNA,习惯了等靠要,甚至格律诗公司成立后,还盼着丁元英直接发钱。

01

现实中多少人活成了 “王庙村村民”?

五年前他错过一家互联网公司 UI 设计的机会,理由是当时的岗位 “稳定”,哪有那么好事。如今看着到了这家公司的原同事拿翻倍工资,他时常在茶水间叹气:“要是当初……”

她的闺蜜告诉她有一个低成本投资副业,可以适当投资做下,她马上质疑闺蜜,你能做成吗?闺蜜拿在手中的材料她懒得看上一眼。

一开始,《天道》里王庙村的村民,就是 “被动选择” 的活标本。

心理学有个词叫 “习得性无助”,说的就是长期放弃选择的人,会慢慢丧失对生活的掌控力。就像被锁链捆久的大象,哪怕链子解开了,也只会原地打转。

当你把 “我不得不” 挂嘴边时,就是给人生贴上了 “只读模式” 的标签,任由外界指令覆盖内心的声音。

被 “自动模式” 锁死的人生,有多窒息?他们不再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任由岁月的牢笼困住他们。

明知每天在办公司蛐蛐他人,八卦是在浪费时间,可已这样的了,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个环境、这个行为都在被动选择中活着。

父母说 “银行工作体面”,于是,她放弃了大学时的插画梦想,毕业后直接考编。

她在银行柜台坐了 8 年,每天重复 “请输入密码”“请问需要什么服务”。某天她发现自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时,眼神空洞得像银行大厅的机械叫号声。同事调侃 “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她竟觉得 “好像也没错”。

她从小到大都是 “别人家的孩子”,按父母规划读师范、当老师、嫁公务员。高考志愿被改成 “师范”,理由是 “当老师好找对象”;婚礼场地选父母指定的酒店,哪怕她喜欢小众草坪婚礼;怀孕后辞职在家,因为婆婆说 “女人就该相夫教子”。

女儿三岁时问她:“妈妈为什么总叹气呀?” 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十年没为 “喜欢” 做过选择 ——连穿什么颜色的睡衣,都是婆婆买的。

当为你好变成枷锁,连呼吸都会变成不得不的义务。你以为妥协能换来安稳,其实是给人生判了无期徒刑。真正的自由,从来不在随便里,而在我选里。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是在一次又一次 “算了”“随便”“都行” 中,把人生的主控权交给了外界,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主动选择权。

就像被温水煮的青蛙,等意识到窒息时,连跳出锅的力气都没了。

你以为被动能避开风险,却不知道最大的风险,是把人生过成了他人剧本的副本。

02

那么如何破局?

在《天道》中丁元英是这样给王庙村村民上了一堂真实的 “破局课”——自己的棋盘,必须自己落子。

丁元英在王庙村下的棋,本质是堂 “选择觉醒课”。

他没直接撒钱,而是抛了个问题:“想过好日子,是等靠要,还是自己挣?” 当冯世杰、叶晓明们咬咬牙跟着干时,他们已经按下了人生的 “主动键”—— 哪怕后来面对乐圣诉讼时有人退股,但至少他们为自己的选择拼过。

现实中那些活得 “带劲” 的人,都是主动选择的狠人。她在30 岁辞掉银行工作学陶艺,所有人都说她疯了:“银行多体面”“女孩子搞艺术没前途”。但她拍着陶泥说:“我宁愿满身泥巴在作坊,也不想在柜台后变成提线木偶。” 现在她的工作室开在古镇巷弄,直播拉坯时眼里的光,比釉色还亮。

他在43岁那一年辞掉了工作23年的央企工作,在他人看来丰厚的福利和收入,他觉得没有意思就离开了。他是几乎所有的同事眼中的傻子,可又能怎么样?在他看来,人生不应该是自己选择出来的吗?

选择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豪赌,而是像丁元英说的 “按规律办事”:看清能力边界,评估风险,然后为选择买单。

王庙村村民最后懂了:丁元英给的不是 “救世主”,而是让他们看见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的镜子。

03

事实上,从 “被动接受” 到 “主动选择”,只差一个 “开始键”。

很多人不敢选,怕选错。但《天道》里说得狠:“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选择的本质不是找完美答案,而是在行动中改答案。就像丁元英让村民先从小作坊干起,边做边改,而不是等万事俱备再动手。

主动选择不必惊天动地,也可以是每天一个 “小叛逆”:今晚不刷手机看半小时书,周末不躺平去学门新手艺。这些微小的主动,就像丁元英埋下的种子,会在时间里慢慢发芽。当你开始为早餐选口味、为周末选方向、为职业选路径时,其实已经在重启人生的 “主控权”。

此刻的你,或许正盯着手机犹豫:要不要给想试的副业发消息?要不要推掉无效社交去见重要的人?

别让自己活成《天道》里等馅饼的村民,更别让人生在 “自动模式” 里慢慢死机。从此刻起,请你把选择权攥回手里 —— 哪怕只是为明天早餐多花一分钟挑口味,你也在把人生从 “随机播放”,调成 “单曲循环”,循环你自己喜欢的那首歌。

也请你记住丁元英在古城墙上的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人生的 “道”,从来藏在一次次主动选择的 “术” 里。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