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恍惚。
跨年那天还没有特别的感觉,今天某个瞬间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快20年了。二十年,长高了,长胖了,长大了。人生又有多少个二十年呢?
有些记忆早已经模糊,有些却格外的深刻,譬如父母,譬如好友。林语堂曾说,朋友是冬天的花,春天就没有了。我也一度这样觉得,但后来发现,会凋零的注定不是我心中真正的友谊。如果我喜欢一个人,我会收起我的清高和傲气(尽管我没有清高的资本,可能是作吧),去尽力维护这段关系。要论感谢,要谢谢我的好友。生命注定是一场的孤独的旅行,而我尚且没有足够的功力去驾驭孤独,感恩陪伴。
对于父母的感情,却是复杂的。少不更事的恨意就像我心情寒冬里兀自下的一场雪,我曾一度困顿其中,无法找到出口。直到微风捎来春天的气息,成长的身体里有温润的力量一丝丝融化冰雪。从伦理道德上我始终无法原谅,但我的感性终究战胜了理性。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寄托着父母未完的梦想吧。可是直到梦想大厦崩塌的前一刻,父亲还在安慰我。录取结果出来以后,父亲只是淡淡地问了句“和好朋友在一个学校吗?”我回了句“有的。”他连声说了几句,好,好,好。或许很多时候,父亲关心的不是我是否能够功成名就,而且我是否在陌生的城市有个照应,能够照顾好自己,有衣穿暖,有饭吃饱。想到小时候的我,用辛苦攒下的零花钱给父亲买电子烟,那个小小的我,站在平常经过无数次的药店门口时,依旧会紧张地发抖,手里攥着的纸币轻轻的,也重重的。或许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母的爱一样,都是天生的,未经学习模仿就可熟练掌握的一门技能。
“这就是生离死别比百年团聚好的地方,它能使人不老。不但鬼不会长大,不见了好久的朋友,在我们的心目里,还是当年的丰采。”人生中的生死别离终是少数,大多的是相遇和分别。我们长大,背井离乡,和父母短暂分别。我们结婚生子,组建家庭,和父母长期分别。我们遇见每一个路人,我们又错过每一个路人。目光放远,万物皆悲。
所以说呀,如果以后我有孩子了,我一定要让他度过最快乐的童年。因为这短短的数十年,往往可以定义一个父母和子女爱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