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一篇——捭阖术(中)

《鬼谷子》精讲系列【目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鬼谷子】捭阖术(中篇),首先温习一下上篇的内容。

(PS:回顾上篇的内容可以在公众号底部菜单中找到。)

总结一下,上篇主要讲到了圣人推演事物和为人处事都是顺着自然规律去推演和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往自己有利的一面去发展。


怎样才算是顺应自然规律去行事?

在生活中,不管做谋划、谈合作还是做营销,一定要清楚彼此的需求、兴趣爱好、性格倾向以及各方面的实力大小,在这基础上去做分析,而不是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莽撞行事。常年做营销的人一定都明白,从对方的兴趣爱好去交谈往往比较容易让对方打开心扉。

鬼谷子还告诉我们让对方打开心扉的方法还可以适当的贬义对方、怀疑对方,这时候对方往往会为了证明自己加以辩驳,从而不经意间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至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是要深思熟虑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对方的意愿。

有时候保持沉默可以让对方产生好奇心。有时候认真倾听可以让对方觉得你很尊重他。这两个方法都可以让对方打开心扉,至于什么情况下用?以及用哪种方法?怎么用?就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去使用了。

所以上篇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了解对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了解对方。这一点和【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但往往却被人们所忽略。


小粽在学习捭阖术(中篇)的过程中实在始感慨万千,可以说这里面是字字珠玑。要说每一句都可以让小粽联想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带了很多感悟和思考。


如果非要让我从中选一句我最喜欢的话,那我希望是“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粽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句话。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大致意识就是——同样是开放,有时候表面上顺从对方,其实内心不顺从对方;有时候表面上顺从对方,内心也顺从对方。同样是封闭,有时候表面上不顺从对方,其实内心顺从对方;有时候表面上不顺从对方,内心也不顺从对方。

这个故事体现了“捭而出之” 的深刻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冒顿他是深谙鬼谷子的捭阖之术的,他很好的将自己的野心和意图隐藏了起来,顺着敌人的谋略,故意表现出害怕敌人的假象。等到成功地迷惑住敌人,使敌人掉以轻心后,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敌人给消灭了。冒顿所用的计谋和鬼谷子所强调顺着自然规律去谋划和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的哲学是一致的。


大家应该都迫不及待想要读捭阖术(中篇)的原文了,我们这就开始阅读经典。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及内涵等着我们一起去挖掘。


即欲捭(打开,这里指说话)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周详,隐藏自己的意图一定要慎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每一个微小的地方都要周详和慎密,而又表现得很自然。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有时与对方交谈的目的是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有时缄默不语的原因是要考验对方的诚意。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权衡得失、轻重缓急,根据对方不同程度的诚意和实力来选择相应的谋略,对于这点,即便是圣人也是要考虑再三的。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假如无法权衡轻重和探测对方的实力和诚意,圣人就会在这上面再多加思索。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

同样是开放,有时候表面上顺从对方,其实内心不顺从对方;有时候表面上顺从对方,内心也顺从对方。

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同样是封闭,有时候表面上不顺从对方,其实内心顺从对方;有时候表面上不顺从对方,内心也不顺从对方。

捭阖者,天地之道。

开放和封闭呢,这都要顺应自然规律。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开放和封闭呢,都是在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中运动,一年四季具有使万物开放和封闭的特性,万物也是随着这样的特性去运化的。

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事物的运动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发展,反反复复朝相反的方向变化,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开放和封闭其实就是万物变化规律的一种体现,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明白游说的变化原理。

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

一定要慎重地考察这种变化,因为它牵系着人们的吉凶祸福。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嘴巴是一个人心灵的门户;心灵是一个人精神的主宰。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意志、喜好、思想和智谋都是要经过嘴巴这个门户

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所以我们要有所选择地开放和封闭来把守自己的嘴,控制自己的言谈。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谋也、阴也。

打开就是要放开、言谈和积极;封闭就是要收敛、缄默和消极。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阴阳二气必须中和、协调,让对方开始和终结要明白这个道理。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所以和对方说诸如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叫做“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益、 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所以和对方说诸如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益、 有害、刑戮、诛罚等叫做“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讲美好的语言来诱使对方朝我们有利地一面去做叫做“始”;讲不好的语言来诱使对方停止做对我们不利地一面叫做“终”。

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粽我会持续更新哦~

《鬼谷子》精讲系列【目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