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天气成为了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也应该成为第一件事,如果天气有雨,伞就成了做成其他事情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们的存在是十里八乡中最大的一个存在,也是唯一一个镇里有小学的村子,我的小学生涯自然而然是在村里度过的。相比其他来这里读书的外村人,我有更大的便利,早中晚餐都可以在家中度过,顺便解决想家的思念。那时候天气还算正常,晴天多,雨天少,所以雨伞只是可有可无的家居。只是在雨水来临,而自己又要不得不出屋的时候才会到处去找哪怕一把破伞--只要能挡雨就行,毕竟它不会下很大;即使很大,也不会很久。雨水停了之后,发誓要把雨伞好好放置在一个地方,一来让伞的寿命长一些,二来可以随取随用。但雨水一走,还是随手一放,周而复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雨水来临,都要东找找西翻翻找到一把不知放在那里的伞。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能把雨伞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并一直坚持下去,或许现在就会有更好的人生规划 。
工作之后,要自己的生活,每一件物品都是不可或缺,对雨伞也比以前爱护有加,毕竟大城市的伞不便宜。基本上租住的房子都会有一个柜子或箱子,因为雨伞收起来之后占用的空间极少,放在床头柜是不错的选择。也许是有一把伞的原因,起床后拿起手机就是看看今天的天气如何;若是雨天,顺手拿出来放到柜面上了,等洗漱完了不至于忘了。在北京工作的四年,从来都是伞怎么拿出去的,晚上怎么拿回来,很少像有的人会有两把伞,一把放家里,一把放公司备用--因为我感觉多余,毕竟天气本身就是一个提示器,忘的可能性很小。
来到深圳之后,到目前为止,只买过两把伞。第一把伞是被迫买的,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些衣服,又赶上雨季,时常出门,不得不买一个。搬到龙岗区之后,有段时间状态不太好,有点恍惚,总是记不住,生怕会遗漏什么东西在共享单车的车篓里。真的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下一场雨来临的时候,伞真的没有的了,于是又不得不买一把。新买的这把伞用了有一段时间,没有丢。
如今的伞除了遮雨遮阳,更多了一些收藏和精神价值,越来越精致,价格也越来越贵。遮雨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小,用过的伞在面对大雨时,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远不如记忆中的油布伞。油布伞很大很重,收起来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力气,或许正是因为太笨重才被时间所淘汰,如今已是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