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这么一群不合群的人,他们是宅男宅女,他们安静害羞,喜欢看书,不爱热闹,存在感很低,他们常年在自卑中度过。他们很可能就是占所有人口1/5到3/1的敏感者。在这三本书中描述了这一群人《高敏感是种天赋》《敏感的人如何面对外界压力》《太聪敏所以不幸福?》。书中说明了敏感性是一种天生的倾向,就像喝酒,喝同样的酒,有的人喝一杯就醉了,有的人喝十杯还能喝,而一般的人可能都是喝五杯才醉了。因为敏感者就是那些只能喝一杯酒的人,所以自然和别人玩不到一起去。所以大多数时候这些人只能独自一人在家“独饮”,比如读书,因为热闹的聚会对于他们来说已经“饮酒超量了”,会引起严重不适。因为大众在热闹中才是“喝酒喝得刚刚好”,安静这杯酒对于他们来说刺激太小了,一点都不过瘾,所以他们也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喜欢独处的人,觉得他们不正常,脑回路有问题。阿德勒说所有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不被社会所接纳误解的人,自然生活在痛苦自卑中。恰恰这些人因为自卑低自尊所以喜欢设置高标准,导致恶性循,痛苦不已。想改变人体的这个“感受器”的硬件是很难的,所以只有改变我们的“软件”☞思考,思维方式。(李松蔚,孙圈圈等都有说自己内向性格多少年没多大改变)一是接纳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性格和平共处,不再强迫自己必须做个“外向者”,明白自己也没有什么缺陷,减少自责,了解自己的状况,比如就留下独处看书的时间,避免太强的刺激。二是做一些适度的妥协,害怕与人打交道,但钱还是要赚啊,就像俞敏洪说做不喜欢的事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必须与喜欢中做适度的取舍。学一些技巧,以应对社交。三是扬长避短,敏感者其实有很多非敏感者没有的优点,比如创造性,共情能力,对孤独的承受能力,思考能力。可以发挥这些特长,找相对应的工作。人生就这短短数十年,不要在“改变缺点”中碌碌无为,抑郁终生。弗洛姆说,爱是一种决定,从现在起做下爱自己的决定,小心呵护自己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伤感抑郁的敏感内向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