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感觉自己将问题想得清清楚楚的,某天在老板或者领导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问到时,却不能立马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除了语无伦次可能连需要表达的重点都忘记说了,转身只能懊悔不已,是应该怪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差呢还是怪自己记性不好呢,抑或是临场发挥能力欠佳?明明知道方案在周五之前就要提交,可是迟迟不知道动手,一会去这里查查资料一会在那里逛逛,越到deadline越焦虑,在最后一天晚上不得不熬通宵赶工,有人说这是拖延,可是为什么就是改不掉呢?等等。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你是不是很苦恼?别急,《零秒思考》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三个多星期)得到改善——每天坚持做笔记。那么这笔记该如何做才能发挥如此神效?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我们常常因为自己没有成长而感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快乐,而人不动脑就不会成长。思考是动脑的一种方式,所以让我们先思考起来。
思考什么呢?什么都可以思考,比如:今天领导为什么对我板着脸?今天我心情不好、这个事情要怎么办比较好、周末的活动该怎么安排?有人说,这么简单,我每天都在想啊,而且想的事情比这多好多倍,是的,我们大脑每天都会尽行大量的类似看似毫无意义的思考,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自己思想和行为举止有何质的变化?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思考,而并没有写下来,有些好的想法稍纵即逝,而有些思考仅仅停留的表层,《零秒思考》这本书的方法就是,随时随地把想到的东西立刻记下来。
具体的做法是:将⼀张 A4 纸横放于⾯前,每张纸写⼀个主题,1 页写4 ⾄ 6 ⾏,每⾏ 20 ⾄ 30 字,写每张纸所⽤的时间要控制在 1 分钟以内,每天写 10 页。也就是说,每天要⽤ 10 分钟的时间来做笔记。⽐如下图中的“笔记 1”。(注:本书中并未标明笔记中的实际⾏数,⽽是⽤“-”符号来表⽰每⼀⾏。)
注意其中的几个要点:A4纸(面积大,可随意抽取与增加内容)、每页(即每个话题)只写4-6行、一分钟内写完、每天10页(不要集中在晚上睡觉之前写,有想法就写)
这么做笔记的好处是,写能让人静下心来,也能使思考更深入,限定行数的写也避免了滔滔不绝,让大脑快速立即分辨出重点。
上图这个示例笔记出自一位大型企业管理者之手,他非常优秀,工作能力卓越,平时交谈也非常棒,但是唯一一个不好的缺点是——面对下属特别容易动怒,动辄就责骂下属,所以他非常苦恼,知道了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后,他想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改掉这个坏毛病。
他在笔记中写道:“希望有什么⽅法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最初,他脑海中浮现出了“如果是⾃⼰,希望接受怎样的领导?”这个题⽬,并写下了 6 ⾏。他所写的这 6 ⾏是⾮常认真的想法:
-希望能够明确⾃⼰的⼯作。
-针对⾃⼰的⼯作,希望能够得到具体的⾏动指导。
-希望得到反馈,明确什么地⽅变好了。
-希望能够被明确告知好与不好的地⽅。
-希望能够让⾃⼰充满⼲劲。
-希望得到的回馈可以让⾃⼰获得⼀定的⾃信。
但是写完他还是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那么容易对下属动怒。但是,当他在写完“如果是⾃⼰,希望接受怎样的领导”的笔记,又写了⼗⼏页笔记之后,他发现“责骂已经成为⾃⼰的沟通⼿段,虽然⼗分清楚责骂下属不仅会让下属变得畏⼿畏脚,⾃⼰的⼼情也会⾮常糟,结果没有⼀点好作⽤”,但是他却没有控制⾃⼰的这种⾏为,或者说⽆法控制⾃⼰的这种⾏为。
除此之外,他还写下了以下⼏个标题的笔记:
-⾃⼰希望成为什么样的领导者?
-如果是⾃⼰受到责骂,会是怎样的⼼情?
-被责骂的对⽅的⼼情又是怎样?
-⾃⼰在什么情况下会想要责骂下属?
-在责骂之后,⾃⼰有什么感觉?
-什么是情感的爆发?
-对谁最容易发⽕?
-对谁又不会发⽕?
经过这样深刻的笔记反思后,他了解了困扰自己多年、难以克制自己对下属发脾气的原因——没有⼈指正他,⽆法与他⼈倾诉商量以及⾃⼰也束⼿⽆策。使他向改掉这个毛病迈出了一大步。
回到我们文章开头提到两种状况,这两种情况我们都可以归结为无法快速的做出反应,即“零秒”响应。
所谓“零秒”,就是瞬间便能认清现状,瞬间便能整理问题,瞬间便能考虑出解决办法,瞬间便能决定该如何⾏动。没有犹豫的时间,也没有烦恼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大脑越用越灵光,此笔记的原理也是如此,只要坚持做 3 个星期到 1 个⽉时间的笔记,脑海中的语⾔就会层出不穷,甚⾄在做笔记之前,就已经想到该怎么表达了。1 个⽉前还很朦胧不知道该如何叙述的事情,时间久了已经可以⽤明确的语⾔表达出来,想法也不断涌现,最后动笔的速度已经赶不上⼤脑的运转速度了。
如果再坚持⼏个⽉,那么就能做到瞬间从宏观上看待问题,逐渐接近“零秒思考”。根据不同情况,有时甚⾄可以做到瞬间抓住问题关键,并进⾏整理,从⽽找到答案。这种变化⽆关⼈的性别、年龄以及经验,期待大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