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又添新坟
短短一月内,村里竟有四位老人先后过世,让人悲怆不已。
人常说,年底是个“槛”,大冬天寒冷,老人难以承受,阎王爷的召唤声就更近了,凑合的过了农历年开春,便是捡了条命,又多活了一世。生老病死,四季轮回,年迈老去,新儿降生,如同庄稼一茬接一茬,自古就是这么个天理儿,违背不得。这话一点也不假。
小时候曾祖父时常带着我坐在“涝池岸”边的槐树下拉家常,老人们总是相互调侃着,“估计快吃你饸饹了吧,看你年过得了?”或同重孙辈的我说笑,“估计今年吃你“老爷”的“汤水”呀,让吃不?”意思便是看你曾祖父估计是快过世的了,在老家老人过世了通常是用饸饹面待客的。当时不懂事的我总是很生气,顺口顶撞一句,“今年就吃你这老汉的汤水啊!”惹得老人们哈哈大笑起来。长大后才知道,这是曾祖父“老伙计们”相互之间关怀问候的方式,也是含有祝福长命百岁的寓意。
昨天下午从西安回到老家,还未到铜川就听父亲电话里说,“‘新农庄里’老人过世了,一辈子恓惶的很,屋里也没啥人,我和你妈给帮忙哩。”按照村里的习俗规定,老人过世后,第四天的下午要开始进行祭奠,称为“入事哩”,第二一早,由年轻一辈抬着棺材,村里人拿着铁锨,自家孝子,儿女子孙送葬队伍嚎啕大哭,为老人送行,下葬入地。
乡邻二老均为残疾特困户,过世的老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腿脚行动不便;老伴在年轻时候患有眼疾,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双目失明。二老含辛茹苦的拉扯大三女一儿,操办儿女婚事,务劳麦子玉米,也算是吃尽了苦头。过世前段时间,女儿将二老接到了城里住下,冬暖夏凉,子女孝顺,儿孙绕膝,也算是享受了天伦之乐,弥留之际却吵着闹着让女儿把自己送回农村老家,一刻也不在城里待了。我猜他应该是感知自己快不行了,便想即刻回归故土,躺在自己家的土炕上老去,这才释然,踏实,安静。听我奶奶说起,“娃妈做姑娘时候是个“能行人”,也是恓惶人,眼睛瞅不见,每天却把窑院内外拾掇的干干净净,蒸的白面馍馍更是好的很,料理自个儿日常生活没有一点问题,丝毫没有受到失明的影响。”这让我很是惊讶,也钦佩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背后吃了多少苦是没有人知道的。
“入事”时候,父亲行了门户,我跟几个关系好的发小走进了老人的窑院,问候一起来帮忙的、“吃汤水”的几个长辈。秦腔吼声,唢呐之音,悲伤乐符响彻天际。门口贴着醒目的大字对联"一世正直无私,终生勤劳有为"便是对逝者一生最好的诠释。院里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来送老人最后一程。边上也有人说,老汉恓惶了一辈子,不容易啊,死了也是把福享了,也好,也好。
曾听过这样的话,也算是对人一生最好的概括了:零岁出场;十岁快乐成长;二十岁为情彷徨;三十岁基本定向;四十岁拼命打创;五十岁回头望望;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儿孙满堂;八十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一百岁挂在墙上;生得伟大,死得凄凉。是的,也正是如此。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老病死,四季轮回,自然规律使然,寒冬过后,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乡土生生不息,村里一片祥和。
孙阳
2017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