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孩子玩具或者书籍乱放,我就很容易生气,提醒三四次让她收拾好沙发上的书去洗漱后,在一旁看书的我彻底失去了耐心。奶奶也早就洗漱好等着给孩子洗漱,然而孩子一动不动,还躺沙发上撒泼了。
我定了5分钟倒计时,琪琪看见时间越来越少不得不哭着起来跟着奶奶去洗漱了。在卫生间一直哭着要妈妈,为了多看一些书,我最近一直把洗漱这样的事情完全放手交给了婆婆。
洗漱完到床上也一直哭,我说你想哭就先哭吧,但是明天晚上闹钟响了我就关门进房间了,你只能自己睡沙发。你想想要不要要点洗漱,还是要磨磨蹭蹭拖着让奶奶一直等你呢?
“早点洗漱”,琪琪带着哭腔说得特别小声。
躺床上后我试着跟她聊聊,琪琪却说妈妈我今天晚上没有话跟你说。我像往常一样尝试引导她说话,于是便有了以下对话。
我:妈妈知道你生气,如果你不想说那我们就先不说吧。只是妈妈也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不想跟妈妈说话呢?
琪琪:我怕你和你生气了就打我(孩子打上四岁,揍过一次还是两次,她却记忆犹新)。
我:妈妈之前确实打过你一次,但都过去一年多了,当时妈妈真的是太生气了。但我打你也是不对的,以后妈妈不会打你了,但你也不能太过分咯好不好?这次你就原谅妈妈吧。
琪琪:我哭了你都不哄哄我(这才是在沙发撒泼的症结所在,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
我:那时候妈妈在看书,奶奶在哄你啊,奶奶也跟妈妈一样爱你。
琪琪:但是我就想要妈妈哄我,抱着我哄一下就好了。
我:那我们做个约定,以后你想要妈妈抱抱哄一下的时候你就告诉我,好不好?
琪琪:好的妈妈,那我下次跟你说的时候你一定要抱着我哄我一下,那我就会开心了。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多点自己的学习时间,把孩子的事情几乎都给了孩子奶奶。一边看教育书籍,一边忽略孩子的情绪,想想有点讽刺。
孩子用撒泼哭泣的办法来引起妈妈的注意,想要得到个爱的抱抱,却反而让奶奶和妈妈更生气了。他们那么弱小,在强大的家人面前,有时候很卑微。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获取家人的爱和认可,但表达方式并不被大人理解。所以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后,多和孩子耐心沟通,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保护好这颗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