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找到工作开始,每遇到亲戚朋友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做什么工作呢?”“工作怎么样?”。
问题问得很大,每次回答之前都会怔住一会儿,一时间不知道从哪儿起头开始说。然后会这样回答:“坐办公室的,准备文件。”。再然后就会被继续追问下去:“累不累?”“挣得多不多?”等等,对话都停留在很白开水的表面。
问这类问题的人,一般是想通过我们提供的一些有关公司的信息,了解一下我们工作境况是不是理想,有多大的工作压力及工资水平等。
问的人不满意,回答的人也不觉着舒服。
想想专业一点儿描绘一下自己工作的公司,似乎也没有多么难。
01
这几天,遇到了小表妹,也问了她几乎相同的问题,她的回答让我觉着很痛快。
她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二十多年的历史,员工1000多人,主要产品是核黄素即VB2,当缺乏时,病变表现为身体有粘膜部位的炎症,如口角炎、唇炎、眼结膜炎等。核黄素(VB2)产、销量居世界前列,营业收入大约5个亿左右。
公司大大小小有9个部门,她是做人力资源的,负责整个公司的培训,公司负责培训的就她一个人,工作内容包括培训的策划、安排、总结、评估等。
公司的情况和她本人的情况介绍得简洁清楚明了直接,我基本上没有其他问题可问了。
自我介绍,也可以考虑从介绍公司所在的行业开始,据可查询的资料,中国现在共有921个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建筑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看一看自己所在公司属于哪个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再说明公司主要业务是什么,拳头产品范围、公司规模人数、在行业中的排名。
公司的这些信息很容易获得,从公司的宣传册、公司网页,如果是上市公司,还可以从上市公司报告中查到。
这些内容介绍好了,基本上就清楚了你的工作环境和背景、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大概的工作情况也就清楚了一大半了。
有层次的介绍,不仅让自己很有面子,还能锻炼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
02
公司大的行业环境描述清楚了,读懂内部组织结构也是个很好了解公司的渠道。
一般公司组织结构分锥形和扁平形两种。见下面的两张图。
熟悉了这两种类型的组织结构,读懂了自己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对公司的运营情况就非常好理解了。
锥形组织结构的公司,层级多,分工细,基础厚重,行业能力强。
扁平形组织结构的公司,动作迅速,效率高,对市场信息反应快。
有活力、喜欢挑战的人,喜欢扁平形公司,充满了激情;稳重、有内涵的人,喜欢锥形公司,稳步发展。
对公司的描述和表现出来的态度,很能看得出你的喜好和性格。
03
电影《手机》里的最后,有一个镜头是用GPS定位,先宇宙后地球,最后是“刷”地定位在某处的某个聚焦点。
叙述介绍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公司也是先大后小,先行业,再公司,接着部门,最后是自己。
自己在公司的什么部门,都有哪些职位,自己是做什么职位的,这个职位都做哪些事儿。
这些信息都可以从公司的职位说明书上很容易获得,想必在应聘职位的时候就早该知道了,否则没办法准备应聘。
聚焦到了自己和自己的周边,还应该知道的是,自己所在的部门都跟哪些其他部门和人员有交集。
从这些交往中,如果心细可以很快就理解了自己部门的运作方式,然后再扩大到其他部门。
对其他部门工作的理解,有助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知己知彼,协同配合,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想了解自己和其他部门,需要走出去,多用心观察,不耻下问,还得花一些时间,下一些功夫了。
长期以来,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很难与陌生人尽快建立沟通。
后来我开始尝试,每天认识应该说是了解一个不同的人,研究关于他们的各种信息,惊喜地发现,当我熟知他们的信息以后,莫名地对他们产生了兴趣,他们也不再如想象的那么难接触了,在沟通的时候,没有了紧张感,交流变得非常顺畅。
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打开僵局以后,我轻松地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与公司其他人一起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变得没那么困难了。
做到了心里有小我,还要有大家。
现在百度那么方便,不用大费周折就能查到很多信息,没有用心而做不到的事情。
我是电气工程师,转做网站也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就转型成功,何况是了解自己公司的一些有用的信息而已,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一周时间,只要想了解公司,按照从大到小地聚焦,然后横向拓展,一定可以了解得很深,对付面试和专业地介绍自己,太没问题了。
如果想要格局再大一些,了解了公司的状况以后,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理想,好好计划下一步怎么做,朝什么方向发展,下一个努力的目标怎样,在哪些方向改进等等,甚至可以规划到公司更高级别的职位。
说不准用了心之后,就真的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