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口大棋
6月14日腾讯试点6:00下班,周末双休,暂不讨论它是真下班还是假作秀,我们拔高格局来深入剖析一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把最近几件大事:腾讯强制六点下班、顶格处罚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指导限制高房价、放开三胎等等串联起来,其实就能看到,国家在下一盘人口大棋,以及关于人口和教育牵扯的底层问题。
关于近几年陆续开放的二胎、三胎政策,已经很明了,为了鼓励年轻人生孩子也是下足了功夫。
人口增长急剧下降,国家急的薅头发,那怎样才能让年轻人多生孩子呢?
放开三胎就可以吗?
有必要,但显然不够。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最头疼的问题。原因有很多,这里讲三个最直接的:
1. 高等教育推迟婚育年龄,
2. 城市化带来的女性独立和男性竞争压力,
3. 养育孩子的各种成本,显性的隐性的不计其数,
1981年出生的人,只有不到5%接受了高等教育;而1999年出生的人,23%都上了本科,读书年限的增加,就意味着婚育年龄的推迟。
2007年中国男性的初次婚育年龄是27.2岁,女性是24.9岁;到2017年,男性是32.2岁,女性29.9岁,推迟了整整5年;而晚婚晚育对生育率影响是极大的,跟20几岁的年轻人相比,35岁以上的女性想要生孩子,她放弃的收入和机会,所要投入的成本都要大很多,而且再往后要二胎三胎也比较困难。
最关键的是,如果年轻人在25岁左右生育,那么100年的时间里,可以繁育四代,但35岁的话,只能繁育不到三代,少了整整一代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推进,大量的人口都集中到了城市,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80%以上,人口聚集在城市就意味着更多的女性独立,也直接的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内卷和压力过大。
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而这两个产业和传统农业,最显著的不同是依靠智力,而非身体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家就变成了女性的第二选择或者索性做单身贵族。
大城市由于高房价和996的工作及激烈的竞争等,让很多年轻人被迫躺平。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化就是生育率的杀手。
2
教育培训行业要黄了吗?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当天,高途股价下跌11.92%,好未来下跌10.45%。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前期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
出台的政策预测是,周六日、寒暑假不让培训机构上课,只让周一到周五晚上的6:30——8:30上课,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公立学校可以采购教育培训的产品进行服务,不过要限制利润。
我们大概知道之前培训机构的毛利润基本在50%左右,这一轮要控制在10%左右,这就意味着基本上很难形成全国连锁集团了,这个利润不足以支撑。
近几周,观察教培股市,基本上以30-80%的方式在暴跌,蒸发了几千亿的市值。头部很多的大资本和私募基本逃离了,教培行业已经被资本放弃了。
国家从教育入手,降低成本,减少焦虑,提高幸福感。
之前做过一轮市场调研,为什么生育率低?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教育培训成本高,第二名才是学区房。
这里的教育培训成本不仅指的是经济上的,很多矛头直指培训行业直接带来的焦虑,孩子的焦虑、家长的焦虑、以及社会的焦虑。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深圳家长辅导孩子的焦虑《深圳家长的困惑:做一个中国家长那么失败!》,漫延到无所适从,怀疑人生。
打开电视、iPad、手机、电梯.......铺天盖地的线上线下的培训广告,使得焦虑无处不在,国民幸福感直线下降。
你所看到的问题,其实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这些新政(出来的,和尚未出台的),一定都是为了解决一些你没意识到的问题。新政越严厉,说明要解决的问题越严重。
3
成本
成本,其实是排在公平之后考量的。但是,它依然是各种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
2020年人口普查,引起了广泛讨论。少子化,老龄化,已经是广泛的共识了。大家都知道,要生。但为什么不生呢?
成本太高。
孩子出生,有个“三育成本”:生育,养育,教育。三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让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不敢生孩子。所以想让小夫妻们多生,就要推翻这三座大山。
生育的成本,主要体现在母亲的工作危机。工作单位不招、辞退、错失好的晋升机会。这些,要通过劳动法,社会道德约束来解决。
养育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奶粉、衣服、自己的小房间。养一头吞金兽,比养2个自己要费钱。这些,要通过养育补贴,甚至集采奶粉、衣服来解决。
教育的成本,主要就体现在校外培训上了。不上不行,因为大家都在上。上吧,又上不起。咬咬牙交钱,又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最后,还不确定是不是能培养成才。
所以为了出生率,教育的成本,必须降下来。
我也想降啊,可是大家都去上,我不上不行啊。
这就是“剧场效应”。当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戏,第二排的人也必须站起来,才能看得见。然后第三排的人只好也站起来了,第四排也站起来了,所有人最后都站起来了。
可是,当所有人都站起来的时候,能看的就和所有人都坐着,没有任何差别。而这时,所有人都从舒舒服服地坐着,变成了傻傻地不得不站着。
“剧场效应”,是教育成本高的罪魁祸首。
那怎么办呢?必须把第一排的人强行摁坐下,然后宣布,谁站起来,就必须强行退场。
教育成本降下来了,出生率才有可能上升。
说了这么多,你连接起来了吗?怎样让年轻人愿意生孩子?
1.放开三胎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属于创造条件,指明方向。
2.限制高房价,严惩贩卖焦虑的教育培训机构,属于降低成本。
3.约谈高强度加班企业,增加年轻人的生活幸福感,属于提高意愿。
4
公平
上一代竞争获胜的人,他们的下一代,也越有机会获胜。这就是:阶层固化。
教育,可能是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最重要的通道。这条通道上,不能有付费高速,更不能被钱堵死。教育必须公平。
有些补不起课的家长,非常可怜。他们周末跑到一些写字楼里巡逻。发现补课的,就举报。我的孩子补不起,你的孩子也不许补。
如果理解了教育的“公平”属性,你就能理解这些父母可气,可怜,而又可以理解的无奈心态了。
5
政策
呼声较高的三种声音:
1. 鼓励性整顿。整顿信号刚发出的时候有人持这种观点,认为这波在线教育浪潮对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属于国家鼓励的范畴。
2.调整性整顿。大家认为国家之所以出手,是因为这两年在线教育行业打的太凶了,不光上春晚,连冬奥会都赞助了,再不管,估计就要到中南海门上贴广告了。
3.限制性整顿。国家是希望这次重拳整治一批,然后整个教培行业慢慢降温,回到最初的起点,成为公立教育体系的补充即可。
教培行业要日落西山了吗?
暂且不得而知,有时候的绝望可能是挣脱了枷锁,也许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即将来临。
高考目前仍是我国最公平的选拨制度,这些年虽然一直在不断改革,但是本质不可能改变,所以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不仅是家长的希望,也是家长的“恨”。
即便是高考制度改革了,校外培训机构可能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监管的靴子还未落地,教培机构的调整和洗牌还将继续。
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