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学习认知方面的知识,越是能不断刷新过去认为无比正确的观点和想法,也越是觉得知识的有趣就在于它总能让你有新的收获和发现~比如某一天我在看某个咨询机构的一篇文章,看着看着就看到:确定性就是局限性,一开始看到我愣了一下反应了几秒钟后,才恍惚意识到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精辟!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这么说吧~最近在重温《奇葩说》,里面我很喜欢刘擎教授,他本来是研究哲学与政治学的,但每次的观点输出刘教授不会只就哲学和政治学来讲,而是会涉及到经济、社会、人类、物理等各个学科,我羡慕于刘老师的博学、睿智和温文尔雅,后来在学习《伯凡认知录》时,吴老师讲到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讲到他被孩子们称为“行走的图书馆”,讲到查理芒格每次在与他人会面前总会抽出固定的40分钟来专心阅读,芒格本人说他很讨厌只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释经济现象的人,他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边界和局限,不能指望用一个方法来应对所有的问题,所以他会学习和阅读各种跨学科的书籍,物理学、生态学、哲学、社会学等等,每个学科都会涉猎,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从而防止决策失误。基于此我联想到了刘擎教授,博学只是最表面的体现真正关键且重要的是他认知疆域的广阔,所以人的成长只会受制于已知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未知~
忆往昔历史很多帝国的衰败在于帝王亲小人远贤臣,为什么亲小人呢?因为小人会说很多帝王喜欢听得话会做很多顺应帝王心意的事,甚至会远远超乎期待的满足帝王的各类需求和欲望,久而久之,小人就会与帝王之间形成某种确定的“沟通相处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结果往往都是稳定持续且能预见的,而越是稳定持续且能预见就越是给帝王蒙上了一层纱,让他看见想让他看见的,看不见不想让他看见的;而贤臣和帝王之间往往不会有这么稳定且持续的关系输出,贤臣可能会说很多本身存在问题但这些可能都是帝王不想听的,贤臣忠于社稷但帝王会担心他们忌惮王权,这种不稳定关系就会慢慢滋生不信任,而一旦不信任就会慢慢疏远,所以很多贤臣的最终结果便是没有好结果~
看今朝今天很多企业的领导都会重用跟了自己好几年的员工,原因就是这些人用起来顺手配合起来默契,工作起来会很高效,但这样的高效同样也意味着进步的空间和速度会变小变缓,很多领导会听不见看不见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言论,也会误以为自己的观点最正确,但无视惨痛的事实证明,误以为确实就是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回到起点,如果重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我想不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的增量更是为了扩展认知的厚度,正如过去几个月,我看了《事实》、《深度思考》、《心流》、《基业长青》这些书,每本书都有很多的新颖的观点、有趣的看法,每看一本书就如同要打开一个盲盒,你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在等待着你探索,而你要做的就是打开它并认真阅读,所以不要学了盲目的认可任何知识当然更不能盲目否定,保持适当的怀疑带着求知的渴望,让自己不要被自己绊倒~
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多阅读多看经典的电影,生活不在别处而在每一个细微的当下!加油,亲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