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年纪,你到底在怕什么?

希望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即便没有,也希望你不要缺乏重头再来的勇气。

01

最近去见了一位朋友,感觉她明显精神不一样了。

我和朋友认识十几年了,在我的印象中,她一直是那种没心没肺,积极向上的人。

但这次见面,她不在像以前那样意气风发了,在我们聊天的时间段也只是象征性的露出几分笑,整个人显得病恹恹的。

经过我多次询问,她才像我说出精神不济的原因。

考研失败,是不是要重新再来?

说实话,我朋友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存在,当初我俩高考失败,双双上了大专。

在我混混度日的时候,她已经把未来三年的计划都安排好了。

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之后的三年,她简直像是开了外挂,一路顺风顺水。

奖学金,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入党……

大专的三年,她似乎像是发了疯般,拼命学习,不停的给自己设定目标,当然,排在计划榜首的永远是转本这件大事。

如愿以高分考上南工大的时候,我们相聚的那天,她喝了很多酒,最后哭的稀里哗啦,好似把这三年的委屈痛苦,压抑的情绪,通通发泄了出来。

她说,当时高考失败的时候,她就知道她完了,十几年的昼夜苦学,那一瞬间似乎都变成了笑话,但是,属于十八岁的那份固执和骄傲,不允许她复读,不允许她承认自己的失败。



02

过刚易折,慧极易伤。

大专三年外加本科两年,这五年时间,朋友像是得了天神眷顾,所有的事情都过得顺风顺水。

本以为,考研对她来说,也只是在计划之内的安排而已。

但是,成绩出来之后,与录取分数差了十几分。

没有人知道这分数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旁观者来说,只是她的一次小失误而已。

因此,我鼓励她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不是最可怕的额,可怕的是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今年二战失败,朋友把自己关在房间整整一个暑假,精神大不如从前,最明显的就是眼里没了光,脸上没了笑。

整个人对自己陷入了一种可怕得恶性循环之中,一度自我怀疑,未来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不能提及的事情。

从众星捧月到跌落尘埃的落差足以将一个人吞噬。

随着考研失败,别人家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人人谈论的话题,其中最多的便是:

这孩子考研两次都没考上,比起小时候差多了。

人是需要被肯定认可的,一旦长时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那么信念坍塌也不过早晚的事情。



03

什么事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次见面,我没有安慰她。

先是带她喝了两顿酒,不错,是酩酊大醉的那种。

喝醉之后,少了许多顾忌和克制,所有精神上的压力似乎在那一瞬间都被倾泻了出来,人是需要发泄的,无论哪种方式,若是一心克制,只会让自己慢慢濒临崩溃。

后来的几天,我带她去了工地,凌晨三四点钟的大街,以及深夜的大排档。

人间辛苦千万种,若是因为一朝不如意,便将未来无数种可能否定掉,无疑是最愚蠢的决定。

有的人,五六十岁依旧在水泥地上讨生活,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会在大街上卖菜,他们都在用力的活着,努力且不负生命,而你,二十多岁的年纪,到底在害怕什么?



04

后来,朋友在一番考虑中,依旧选择了考研,上天从来不辜负努力的人,这次她如愿考上了理想中的学校。

可能有些人对未来感到特别的迷茫恐惧,不知道未来的自己能做什么,手中做的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每天得过且过,似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除了自身不够自律之外,其次就是不够自信。

人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但是你一旦接受了现实就相当于给自己判了刑,并且还是无期的。

所以,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要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尽管有的时候不是你预想的那样,但是也一定不会太差,做永远比不做高强。

余光中曾经说过,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生命本身就是运动变化的,变化在于积累经验,从我们所受到的困难挫折中,一步步吸取成长的经验。

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让自己失望,最精彩的不是实现计划的结果,而是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过程。

20多岁,没什么好怕的,去做你想做的事,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去努力活成心目中那个自己!

以上,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