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老子说,这是过去圣人说的话,圣人指有道的领导者。

过去的领导者讲:“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能承受国家耻辱的人,才称得上是国家的主宰;能承受国家灾祸的人,才称得上是天下的君主。“正言若反”,正确的话好像相反。

老子是在告诉我们怎么做领导。“受邦之垢”的“邦”是国家的意思,“垢”指不好的东西。能承受国家的耻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领导者。

“受邦之不祥”,“不祥”是倒霉的意思。能承受国家的灾祸,才称得上是天下的君主。

“正言若反”,真正的道理听着像反的一样。

为什么像反的呢?因为大家觉得,社稷之主、天下之王,要把自己抬得很高,地位要很高。可是老子说要承受国家的耻辱和灾祸,才能真正当领导,这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讲的领导者法则直指人性,人性都有弱点,领导者一旦将自己放到很高的位置,稍微有点动物性,百姓就要承受很大的损失。

老子是说,要把自己放低,只有你比别人付出更多,承受更多痛苦,才能做一个好领导。

领导者,责任越大,所承受的痛苦、所付出的精力就越多。如果不懂领导者必备素养,到了领导位置,就每天游玩,没有“受邦之垢”,不付出这份辛苦,就做不好领导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