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的中文启蒙教育
去年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我们结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宝爸宝妈,谦宝妈妈是其中一位。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从惊讶到叹息到反思。
谦宝是家中的二宝,现在读幼儿园大班,哥哥上小学一年级。魔都激烈的竞争让很多妈妈很早就开始鸡娃,谦宝妈妈也不例外。两岁半,哥哥就开始上英文培训班,“牛津阅读树”各种分级阅读读物一套套刷,到上小学已经能够自主阅读英文小说了。然而中文启蒙的道路却没那么顺利。
“总觉着中文是母语自然没问题,所以没怎么抓他的中文,到升小学的时候,他只认识一百多个字。面试的时候,老师拿给他几张卡片,上面有一些字词让他读,我看了一眼,那些字还不是常用字,都已经是生僻字了,就考察你的识字量和阅读力。所以哥哥在面试上吃了很大的亏。即便现在,中文学习也还是慢英文一大截。”
缺失的文化认同
这让谦宝妈妈开始反思,这几年来,不管是自己还是周边的宝妈,都把精力放在了“鸡”英文上,给孩子的中文教育却少之又少。 正当谦宝妈妈意识到,二宝一定要中英文两条腿走路,疫情中大宝的一句话,又给自己敲响了一记警钟。“那时候我们国外旅游回来,疫情刚刚在国内爆发,哥哥当时随口就跟我来了句,‘中国怎么这么弱,连个病毒都打败不了!’我惊呆了,也气坏了!他觉得美国什么都比中国厉害,他对美国地图比中国还要了解。之前还没太注意,但这次我警醒了,这是大人的失职,我们必须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让他知道祖国的历史、背景文化,建立起我们民族的自信和认同。“
谦宝妈妈并非个例,仔细了解一番,身边重视孩子英语培养远大于中文启蒙的家长不在少数,一方面因为传统认识上总觉得母语不用学也能掌握,另一方面也确实是英文启蒙有很多成熟的道路可循,牛津树、大猫、红火箭、培生、海尼曼、RAZ……各路大社都有经典的分级阅读读物出版,都是公立学校必备的阅读教材,家庭里也基本人手一套或几套的入。这些分级阅读读物不仅能够帮助儿童解决字词积累、完成阅读训练,让孩子从零基础轻松过渡到自主阅读,逐步建立起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同时在帮孩子构建全面知识架构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反观国内,中文分级阅读领域几乎一片荒芜,家长在挑选孩子的中文启蒙读物时,能找到的合适的丛书很少,孩子的启蒙学习自然也没有英文学习拾级而上的轻松。
再者,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分级读物的现状是:基本依赖海外IP做衍生出版为主。对比当当网销量前十位的分级读物产品后可以发现,国内自主IP的读物产品数量很少,大多数出版社采取的策略是引入影响力较大的海外IP联合出品。而这其中,大多都为英文读物,中文读物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不仅分级读物如此,普通的绘本图书也是一样,这导致孩子们在书中看到的很多故事人物和文化背景都来自海外,这实际上不利于儿童建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儿童就更是如此。
中文分级读物原创市场为何一片荒芜?
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学习英文分级阅读,自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文分级阅读读物呢?
话是这么说,但事儿没这么容易做。分级读物体量要大,分级要细,全套动辄几百上千,如此规模大、周期长的出版量,成本回收风险高,自然让一批行业人士望而却步。其次,鉴于中国白话文的表达,主流概念里认为“识字”和“阅读”没办法同时解决,只能先积累识字量才能勉强读一点书。即便开发早期的分级阅读文本,往往为了照顾到所谓“常用字学习”就容易造成文本枯燥无味,缺少可读性;照顾到文本可读性,就必然会增加字词使用范围。总之,原创分级阅读体系十分复杂,缺乏行业青睐也就不难理解。
而分级最大的难点还在于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一些社会机构,如出版社、教育行业企业等也做出过不少可贵的尝试,不通程度地推动了童书分级工作的开展,但由于研发投入缺乏商业资本的支撑,研发人员的专业水平、内容缺乏科学的指导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导致这些分级标准的客观性、社会公信度、专业度等都有待提高。
也正是有感于英文分级读物的繁荣和中文原创分级读物的匮乏,我们才开始涉足中文分级读物这一领域,原创"一亩中文分级阅读丛书",开发配套的"一亩阅读"私教App,希望能给到家长和孩子更高品质的中文启蒙学习产品,让孩子们从零基础识字轻松过渡到自主阅读。在绘本创作中,我们这套书中大部分的角色都是东方面孔,内容涉及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风貌,也有对当下中国儿童和中国社会的表达,这些主题无论是对国内儿童还是海外儿童来说,都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媒介,用 “中国立场”在带领孩子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外部世界。
中英文分级阅读的不同之处
即便是有人愿意冒着高风险,照着英文分级的路数去做,也依然有可能走不同,因为东西方语言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完全照搬并不可取。
中文分级早期教学重点不是句型,而是识字
英语是一种靠逻辑和结构支撑的语言,句型练习和sight words的积累是早期教学重点,其他动词、名词、形容词慢慢在句子中出现,通过上下文分析和配图及音频,这些词汇的认知是可以被“带起来”的。随着句子逐渐变长,时态变丰富,词汇变多,孩子的阅读力就全面提升了。
中文的句子组织非常灵活,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有表义作用,而且同一个字在不同词汇和语境下意思还可能不同。因此,中文分级早期教学的重点不是句型,而是识字量的积累。
在我们的一亩宝盒中,我们用计算机算法对每个级别的分册进行了排序,平衡了每本书中所需要学习的生字量,并逐一在私教App上进行讲解和练习。这样做到了,学一点用一点,学完就能用来读书,孩子就会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同时识字量的积累也做到了水到渠成。
中文分级读物必须更重视文字美学
假如你尝试把一本英文分级读物翻译成中文,大多是枯燥、无趣没法看的。而中文的每个字都可能创造出一种意境之美,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语言特色。我们手边有绘本阅读常用字表和小学一二年级认字表、识字表,我们会尽可能将常用字放在前面使用,但在一亩宝盒的创作中,我们并不想因为常用字表束缚住创作的手脚,只要没有使用超出儿童认知理解范围的字词,我们都把保证文字美感放在首位。
事实上,也有家长曾经担心笔画多的字放在前面写太难,但孩子的学习表现有力的证明,对于象形文字来说,字形复杂并不影响孩子的辨识与记忆。也有人问,为什么所有学校教字都是从笔画少的开始?小孩子7岁前手部精细动作都未发育完整,汉字书写的挑战非常大。因为学校里读写不分离,所以必须从简单字学起。(2017年启动的新编小学课本,已经尝试读写分离,每本书后都有识字表和认字表之分,识字表笔画简单,必须会写会读,而认字表只要求会读,“一亩宝盒”前4个级别里学习的汉字,占到了小学1/2年级认字表的80%)。
学中文光靠音频伴读不行,必须有反复练习
有研究表明,用中文的人,大脑语言区在靠近运动控制区的布鲁卡区(broca-area),而用拼音文字的人,大脑语言区在靠近听力区的威尔尼克区(Wernicke-area)。这说明,学好中文是依靠多看、多写、多说,靠“运动”来记忆效果更佳,而学好英文是依靠多听多说,来学习,效果更佳。
所以,大多数英文分级读物配备伴读音频就够了,孩子跟着多听多读,可以快速模仿记忆。但用同样的方式学中文,孩子对文字的记忆是十分机械和低效的,记住了也容易忘,并且经常张冠李戴,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字义。所以学汉字,还是要把每个字讲透,理解,反复练习,而不能光靠音形对应,死记硬背。这就是为什么,一亩宝盒中必须为分级丛书配备私教App,对应每本书的学习单元,会把所有新学字,用《一亩说字》小视频的形式逐一讲解,再利用游戏反复练习,以便于孩子能够迁移应用到自主朗读中。
在中文分级阅读的道路上,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星辰大海,我们的征程才刚刚上路!
关注一亩、了解一亩宝盒,可微信搜索公众号"一亩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