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完美主义(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呢?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在日常生活中“完美主义”往往会和“拖延症”联系在一起。
“把事情做好”这一点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我们需要避免“因为太想把事情做好而导致最后什么都没做成”的出现。
吴军老师的一位同事:
吴军老师在谷歌的时候有一位同事,他先后在制造卫星的休斯电子公司、IBM和雅虎工作过。他说,休斯和IBM在打造每一款产品的方法,都是要做到尽可能的完美。它们甚至为了避免「产品上市之后因为小毛病而不得不召回」的情况,而推迟产品上市的日期。
后来那位同事去到了雅虎,他发现雅虎的工程师,一旦到了预定的产品更新日期,不管做了多少,就这样发布出去。一开始吴军老师的同事非常看不惯这种情况,多次要求手下的工程师要把软件做好了才发出去,但雅虎的工程师们却告诉他:“如果我们按照你的方法来做,我们根本追不上竞争对手的迭代速度啊!”。
后来他也发现,在互联网时代,错误的代价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再到后来去到谷歌之后,他已经对这种工作方法司空见惯了。
从目前谷歌的规模以及发展速度来看,不难发现,明显后一种方法要更好(当然谷歌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你想想,一个一年只进行一次大更新的软件,和一年迭代七到八次的软件,哪边的进步会更快。
再,正如例子中提到的,目前这个时代,犯错的代价也并没有那么大。在原始时代,人类可能因为犯了一个错误,就有可能被野兽吃掉;到后来,人类在社会中,可能会因为说错一句话而丢掉生命;但到了现在,犯错的代价已经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将边际成本大大降低,间接地“鼓励”错误的出现。
我的写作:
就拿写作为例吧,我也经常会有写不出文章的时候。但后来发现,与其说是写不出,更不如说是因为
“我期待的是一篇一气呵成的好文章”,所以接受不了自己笨拙的文字。
好文章从来都不是“写出来”的,都是“改出来”的。了解了这点之后,我就养成了隔天修改文章的习惯,等大脑冷却了之后,我不仅会发现很多存在文章中的错别字,以及写得“语无伦次”的地方,而且在修改中也会涌现出很多的灵感出来,帮助我进一步完善文章。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所以我非常赞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且历史上不少作家也赞成这个观点: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写到:“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描述的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过程。
所以哪怕写出来的文字不堪入目也要继续写。因为“先写”是“后修改“”的前提,写了之后才有修改,修改了之后才有好文章。
总结:
追求“最好”往往是做到“更好”的最大绊脚石,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关键的不是每次进步的幅度,而是保持持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