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富兰克林传》,恰巧在幸福进化俱乐部《进.化》第3期杂志上,又再次看到他13条美德的习惯养成,让我想起自己在海比特(Habit)训练营写的十几条表层习惯,比如每天冥想,写晨间笔记等,立马觉得差距在哪里了,也知道自己该往什么地方努力了。而易仁永澄《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里面提到的六大元规范,就是富兰克林的高度。
富兰克林的13条美德——节制,慎言,秩序,意志,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道,整洁,镇静,贞节,谦逊
6大元规范——积极主动、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本质导向
在海比特训练营中,老师讲到元习惯是真正可以养成的习惯。而六大元规范、美德,才干都属于元习惯,代表着高标准的做事风格,可以支撑很多表层习惯。我们日常都在养成一些表层习惯,无论是早睡早起,还是每天读书、锻炼身体等,都可以帮助元习惯的养成,只是平常没有意识到。现在我分析一下自己的六大元规范养成之路,相信自己可以像富兰克林、易仁永澄一样,养成这些元习惯。
1. 积极主动
说起积极主动,让我想起了刚毕业进入工作单位,第一次开会的事情。当时领导问谁愿意做会议记录,请毛遂自荐,说有惊喜。我举起了手,领导送了我一本他写的书,还有亲笔签名和祝福语。会议结束后,我写了会议记录,发给领导看。领导推荐我找另外一个同事,说她那有个模板不错,结果我就虚心向她请教,接受了她提出的修改意见。经过几次修改后,发给了领导。重点是,这个同事后来变成了我的好朋友。一次小小的举手,收获了领导的好评和一个好朋友。
还有一次部门间开会,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牛领导在那说观点,我发现如果有数据例子来支撑的话,会更加形象,说服力会更强。于是立马找来,悄悄交给领导。明显觉得领导的说话口气,从原先有些模糊变得异常坚定。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际关系中,积极主动都是能量非常充足的状态,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研究某个专业,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可能性,防患于未然。积极去探索未知的事物,和朋友联系,给家人表达爱意。表面看起来积极主动,不是真正的积极主动,而是内心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不是谁逼迫做的。
易仁永澄说资源不足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到积极主动。资源永远是充足的。只要积极主动,只要说出来,资源就会来到你身边。之前想过礼仪课中,形体礼仪的部分要设计每日功课,含有靠墙标准站姿20分钟,这个需要习惯来支撑。我当初也仅是想到每天做,打卡而已,然后就学到了习惯养成的课程,而且自己实践后真管用,可以结合进去。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暂停6秒,在缓冲空间待一会,行驶选择的权力,选择令自己开心愉悦的积极回应。记得2015年的元旦,我开车回来,在小区门口被前面的车后退撞了。一般回应是感觉运气非常不好,新年第一天就出车祸,看起来不是傻好兆头。而其实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换个积极的角度,将其看做是一件好事,在家门口经历的最小车祸,有邻居帮忙,也让我有机会走一遍保险理赔流程,还逼着我上高架练车,结果原先本本族的我那一年真的学会了开车。
自我决定论中,内在动力包括兴趣、享受、内在满足。也就是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因为达成这样的人,而感觉到满足。我们的榜样具备的特质,我们也可以具备。我是个有创造力、有宇宙视野、多元角色的人,以这样的状态来工作生活。记得有个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样的事情,小朋友说我现在做的就是我想做的啊。
2. 刻意训练
为什么要刻意训练呢?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极不擅长的时候,我们处于恐慌区,害怕别人提问。而经过刻意训练,帮助我们进入学习区,这个时候就不是那么的极不擅长了,知道了不少,还需要学习。当再经过刻意训练后,变成舒适区时,就是非常擅长了,可以教别人了。
刻意训练不是任意的投入一万小时,而是有目的的,再结合作品声音,效果会更加明显。
- 如果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记得花时间去精细分解,分解成极致的最小的技能环节,每次训练只针对其中一个技能训练。
- 重复所有细节,要分析,强化反馈,不断犯错,持续改进。
- 拒绝自动完成,当想到说“我感觉我会了”,那说明还不够。不用实战取代刻意训练,所以很多软件和课程发布前都需要内测。
- 刻意训练不追求盲目的快,按着既定的步骤,重点是学会,而不是追求速度。放慢速度又何妨,人生七八十年,从更高更远处看,稳固的慢就是快。
易仁永澄用3个月的时间带领伙伴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也大概用三四个月时间读《富裕属于口袋装满快乐的人》,收获很多。一章章读透,每个知识点,进行刻意训练,认真掌握书的内容。以后再读类似主题的书,都非常的省时省力。
3. 作品声音
结营时听到习惯训练营、特训营、习惯课程、习惯教练认证课程,我被震撼了,顿悟到了什么是作品。网上有很多小团体组织类似的习惯养成活动,无论是21天,30天,还是100天,似乎只是组织、打卡签到,并没有告诉人们该怎么去养成习惯。这次海比特(Habit)训练营本身就是一个成品、产品、作品,包含着各种设计元素。
作品就是一种完成的仪式,是成果的展现。如果以作品声音要求自己,就是做事来真的,不是只是试试而已。不给自己留后路,会给人很多的行动能量。做之前,先想清楚目的、目标、成果和任务,尤其是预想成果是什么样的,最小成果、标准成果、完美成果。
最近读书《富裕属于口袋装满快乐的人》,断断续续读了2月和3月两个月,4月开始建群分享,完成了朗读,发布在喜马拉雅上;5月完成了文字版;6月完成了22章思维导图,还在读书沙龙做了一次25分钟的分享;7月完成全部分享。看电影出观后感,6月份看了《功夫熊猫3》,很有感觉,当天发了一条140字的感想;又回看了之前的两部,写了三部曲的观后感,总结电影的内容,生活的启示,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看文章、听课、听分享出笔记和感受,比如看了《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看了三四遍都感觉没有看明白,结果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再加上自己的实践感受,立马觉得明白许多。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作品声音的好处。其他生活工作方面,都在应用当中。
4. 利他主义
- 首先想想我能为你做什么,我能帮助别人什么呢。这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 避免甲方思维,很多人交了钱,对方就得服务的特别好,教的特别好。有这个要求是对的,但不是主要的,关键的还是自己的成长。记得在李欣频的蓝图课中,有人花了钱买了线上课程,主办方的态度、服务是差点,而且线上课程当时只能看一遍,很多人不满意,甲方思维立马上来。也有人,心平气和的提出建议,最后双方达成了满意的听课方式。
- 利用同理心,多为他人想一想,一次性交流,不占用大家的时间精力,不要一句话说完的,非要分成几个短句子来说。
- 用绝对坐标沟通,假设大家都是一群白痴。
- 认真提问,提问前自己先想一想,怎么可以得到答案,自己的困扰在哪里。我今天看到PORT模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网上查了也没有,后来看小伙伴的感受,居然也有相同的困惑,他问了老大后写了出来,因为多看了大家的评论,看到了解释。后来其他伙伴提到这个问题时,我第一时间给了反馈。
5. 同侪力量
关键词:导师指引,成长小圈子,榜样力量,社群策展。
导师鼓励“好为人师”,在俱乐部的两年半,从读书分享开始,到兴趣分享,到做成事业。当去准备分享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看着俱乐部里数不清的伙伴,小生,彭玄霏,骁君,喵喵,喜月,张诗颖……成长变化十分的惊人和迅速,当这些身边的人变成你的榜样时,看着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刻苦时,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的。比如习惯训练营中,大家都在输出感受,提问,这种分享的热情和求职的力量,也给我们很多能量。再当线下活动亲眼看到伙伴时,那种能量的激荡和传递是非常有感染力,而且会从大家的对方中收获灵感,指不定对方的一句话,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惑良久的问题。
6. 本质导向
小朋友最喜欢的口头禅是为什么?多问几个是什么,用结构化思维提取本质。
- 成长的本质是价值积累,站在价值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有价值,就去做;没价值的话,可以暂且放一放。
- 要事优先。想做的事情很多,时间精力有限,怎么办?抓重点,抓关键,找到这件事,做成了,会带动其他很多事情自动完成。
- 不满足于有效性,知道有效果,但还是要弄明白为什么有效果,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在别的领域。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有效果的方法、人事物肯定有道理,有效果是做完之后的检验结果。有道理的不一定有效果,有道理的东西很多,但不一定是自己的,自己没有去用,有道理也是高高的在那供着。比如,看这篇文章,第一感觉是内容好多呀,只记住了那6条。又看了有两三遍,觉得都好有道理呀,但具体的细节还是记不得。只有认真看一遍,做一遍笔记,无论是写关键词,还是做思维导图,再结合自己实际做过事情的一些例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才发现的确是有效果。有效果的话,自己会再次这样做,最后会变的更有效果。如果只是有道理,没效果的话,大概也没有运用的动力了,久而久之就忘了。
富兰克林采用了习惯养成表的办法,在本子上画表格,每天记录,分析不足,不断刻意训练,直到巩固为止。一个时期集中精力掌握一种美德,接着另一种,直到掌握了这十三种为止。而且先获得的一些美德可以帮助到其他美德的培养。平均两个月养成一个美德,持续了两年才全部养成。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就。
我们也可以用一到两年养成个人成长的六大元规范,相信成长之路会是火箭速度。
积极主动:每天学习,尝试新变化,每天感恩10件事,遇事暂停一下再回应,每天回答问题,每天看梦想清单,每天锻炼
刻意训练:感恩,冥想,塔罗写作解读,每天分享演讲,
作品声音:语音写作,听课出笔记,看书看文章写总结,看电影写观后感,
利他主义:每天回答问题,每天分享演讲,听课出笔记,
同侪力量:定时参加线下活动,参与俱乐部活动
本质导向:每天思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