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框架式结构

张进 新闻写作的框架式结构
2016-11-15
适用于突发性、解释性报道的框架
甘肃舟曲的泥石流报道。财经、财新「几乎一样」,借用电脑的时候模仿了报道?

把新闻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各个模块都可以组装到一起,「化繁为简」

报选题的时候都应该对自己的框架有完善的设计。是在办公楼,还是别墅,还是商铺?

盖房子的材料就是采访来的素材。

确定主题、文章的主线。政策性报道是最适宜框架结构的。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全局,材料,要心里有数。

具体怎么做?可以像拍电影一样,把每个演员的戏都拍完,然后再去剪辑。

新的事实,新的角度,新的分析。框架就是根据这些来形成自己的主题。

关系到对于新闻价值的认识。

框架要完整,不能缺胳膊少腿。报道有哪些目的?

打隔断。在框架已经成型之后,根据框架结构界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大致的切割,把录音整理好,对材料烂熟于心。把材料分门别类的放进打好的隔断里。

新闻六要素是否齐全?

补充逻辑。现象、原因、结果、办法是不是齐全?是对事实再加工和提炼。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看材料够不够,再查漏补缺。

写作就是成文的步骤,把框架落实、材料放进隔断。

再进行微调。

理论的逻辑,写作的逻辑。

小标题是隔断的(?)文章的走向和脉络,对稿子的想象形成逻辑。方向、过渡和衔接。视角、立足点和逻辑必须一致,不能是乱的。乱了之后读者就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小标题更加重要。大标题一般是随着时代风格变化。

简洁、准确、畅达,句子越短、词越少……

把功夫下在前面,比如要写政策法规,就去看条文,避免看二手材料。

材料要烂熟于心,能自己讲出来,再写。

一边看笔记本一边写,就会结结巴巴。

直接引语非常重要,精当使用。任何一篇报道没有直接引语,就很难看;好和坏的区别在于,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如果直接引语能让人记住很多年,就是好的引语。有3、4处就够了。

蓝方,《农民工的维权之旅》

一些副词、形容词、连接词都是可以删掉的,「进行、实际上、事实上、总而言之」……etc. 写完之后再读一遍,比如很多「而」都是可以删的。除非必要,勿增实体。

比如《世纪洪水再来》。前线7、8个记者,汪苏做整体框架的完稿,记者把素材发给编辑。

胸有成竹,全盘把握;随时根据最新情况,增补细节。

框架式最大的好处是避免返工,把复杂的劳动分解,化解压力,相对不用太集中的时间。把零散时间利用好,不用太费力。可以正着写、反着写、跳着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语: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就是将新闻的结构、导语、直接引语、新闻的语言、描写、新闻的视觉化、新闻的故事化等写作技巧组...
    笔记工场阅读 9,358评论 0 34
  •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媒体等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新闻概念...
    新传之家阅读 1,458评论 0 7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821评论 25 709
  • 在这里,先跟大家道歉。因为最近比较忙,没能及时更新文章很抱歉。另外一个就是,因为这些在在晚上照的,所以光线也不好,...
    wyw1227阅读 5,108评论 52 21
  • 相关概念 NSOperation是我们在开发中常用的多线程处理的手段之一,其实NSOperation是对GCD的包...
    kangyiii阅读 34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