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作者是乌尔里希•伯泽尔,美国国家智库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
本书的名字是有效学习,我提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有效?怎么才算是有效的学习?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学以致用”。
本章通过大量的实例,从学习的动机、追求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活动的过程三个方面来说明,学习只有找到目标,主动寻找到学习的价值,才能有效学习。
1、学习的动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就能更有效的学习。
想想上小学、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灌输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也许这就是当时的动机。
后来为什么,有的课程学得特别好,有的课程学得一塌糊涂呢?
一方面是因为老师的鼓励,应一方面是自己却乐此不彼,精益求精,还有好朋友们的不断支持与比赛。
2、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现在的考试制度决定你参加重要考试的时候,必须保持好的状态,如果不小心生病了,坐车参加考试时晕车,就很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发挥。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这个过程更加重要。
如果你热爱一门功课,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就是自己的成长。
有时候看到一些小伙伴,看似天天在玩,考试时或老师提问时,总是能回答出问题,自己会感觉他们一定是天才。
后来,一次我去同学家玩,发现他们的习惯是,不学习完是不会出去玩的。
然后,才知道,学习是需要努力的,不是想象中那样,不用学习就可以考试优秀。
3、好老师、好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
有时候因为一个老师的鼓励,因为认识一些朋友开始努力学习一门课。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爱学习,你很有可能就是个爱学习的人。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爱逃课,你即使再努力,也会逃课的。
现在社会更加自由,如果当下的圈子不是自己想要的,就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加入一个好的圈子,不仅可以加速自己的成长,而且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学习的价值。
知识学习的越多,你就会发现的越多。
无知无畏,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