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慧萍老师每一节课,她都能找到学习点,启发着我们。 她说:所有的事,都是一个学习点。学员有情绪抒发,允许他们抒发,等一等又怎样了?所以在他们有情绪释放时候,请别递纸巾,或者走去拍他们肩膀说话,这样会让他们当下有的情绪点被压抑下来,做不到和情绪一起。
什么是大师状态?——既理性又感性的就是大师状态,从头脑醒来就是意识,当真正地下来了,就是本能的反应。
课堂上,跟踪昨天两位来访者的感受——来访者1:问如何做?强化了一致性表达和自我觉察的重要性,喜欢控制的人,安全感缺乏,需要给予肯定的喂养才能让他有自我价值的信心,提醒我们学以致用。用一个女孩和母亲的故事,提及到有力量感的人会做自己,治疗中需要帮助孩子带出力量感,很多来访者做治疗时有力量感,回家后就打回原形,每一次反复循环,后来找到根本点后,给家庭成员做治疗,因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如果不做系统治疗,如果来访者的力量不够厚度,就会再次被打压,需要唤醒内在,静静的稳如泰山的力量。
来访者2:问感受?提醒我们往来访者原生家庭来看,原生家庭中,老大更担当,老二容易被忽略。希望我们以后能学会原生家庭图。学员每个问题带出了理论知识的结合是多么重要——
1、孩子常出现吵架甚至争宠行为,都是为了用他们的方法求父母关注,潜意识总有一种方法引人注意。
人本主义方式:我相信他们能搞定;
行为疗法:如果不按照我这样,我就惩罚(负强化),如果能按照我这样,就奖励(正强化);
认知疗法:如果你是哥哥或者姐姐,就要.....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来访者的方案,在当下是最好选择。
不要让孩子共同讨好(父母),做有意义的发问:你们从这里学会什么?纠结过程是没用的,本来是没有对错,下次该如何做呢?孩子必须用他的方式求父母关注。不单是老二,就算独生子也会有抱怨,因为两个人的期待不一样,孩子是不知道你的期待。
案例主诉:老二应该如何满足自己求关注的点?你怎么知道自己是被忽视的呢?当被忽视是什么感受?(NLP米尔顿模式)是否很久?(封闭式发问);
感受了多久的孤单?(小学六年级),理解来访者感受,引导她与情绪一起,眼神,表情,姿势体现出老师当时共情于来访者,也许这也是跟来访者做潜意识的链接吧?当来访者想问下一个问题时,老师让她慢点,引导她寻找内在小孩,上面说到小学6年级,推断来访者内在小孩就在这个年龄,引导她看到内在小孩,跟ta做连接,问有关注过自己吗(没有,我包裹着自己),当你孤单时候会做什么?引导她用抽离的方式看自己内在小孩,手势引导她(看到小孩在等人爱,等有人爱)继续问感受,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从孤单挖掘来访者发光点(用手势指向来访者内在小孩位置,强化了第三声)赋能,让来访者带着发光点,引导来访者利用资源,如何做?——(离开这个家),这里老师感受到来访者不清晰指引,于是细化问到:离开这个家前你需要做什么?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再次赋能。
再次提问:妈妈不肯定,学会了什么?(怕妈妈打骂,害怕),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培养了她追求完美的特质。当老师找出了来访者的发光点,来访者发觉追求完美好累,不想对孩子他人严厉。再次打开来访者原生家庭———继承了妈妈的严厉,有些人继承了特质是因为爱,有些人因为越怕越继承。
用第一声:45岁的眼光看当时妈妈的动机?提问:三人谁最有能力?引导来访者再次寻找自己发光点,再次赋能:如果不是孤单,不会培养你的勤劳,我猜.....或许....不想这样?(都是米尔顿的发问)。
再次引导来访者感受,再去跟内在做连接,跟他说:我能欣赏你什么?继续用第三声让来访者找出自己发光点。他听到了吗?允许ta过来一起,然后用次感元:给她加上颜色。继续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后,引导她感受,深呼吸打开嘴巴,把这束光吸入,这是光的颜色,好好欣赏(自己),再次强化赋能点。
引导来访者理解妈妈,给她方法,要发现资源,让来访者表达妈妈的感受,让她多观察发现妈妈,老师用来访者妈妈的角度说出妈妈对她的爱,再次米尔顿发问:你希望.....(希望做回自己),帮助来访者找到自己方向,再发问:如何做?引导来访者说出“做回自己”的方法。(学习,运动,心态好,充满正能量)
最后赋能继续米尔顿:你一直拥有。最后再次让来访者感受一下身体里空的地方(现在舒服多了),拥抱给予力量(同步带领呼吸)并告诉她:你值得拥有,正强化赋能。
总结个案特点——
1、老师用的都是有意义的发问,而且是催眠模式的发问,前半段帮助来访者不断找出自己发光点,是认知疗法?前后赋能了6次,我猜也许是因为感受到来访者内心有很大的空乏和自信心不足吧?当她认知了自己有这个能力后,后面就开始引导她如何做,用行为疗法吗?同时发现老师做到最后都要检验来访者第一个内心感受如何,再选择是否继续。
2、觉察到自己,当来访者找到了发光点,以及老师引导她说出如何做时,我内心忍不住有一股喜悦的情绪涌上心头,我开心地笑了。我结合了来访者的情绪,有种内心豁然开朗很明亮透彻的感觉,我参透了老师开头所说的——从内在下来的,就是本能的反应。今天观察者的我,自我中做到情绪的抽离,再从自我中去体验本我的喜悦,体验来访者的幸福感。
提问:“当下做着作业的我”,是自我的表现还是超我的表现?如果是超我,是否说明自我和超我在达到了本我层面后,协调了,和谐了,就不会冲突了?还是说一定要经过自我调节才能可以?
我忽然明白到,文字带给我的提示,竟然让我如此深层次去了解内心。此刻听着音乐为自己写下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