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流行列书单,“我一年读了X百本书,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本”,那对于我们有些读书的人,本来就是想省去选书的时间,结果现在列书单的文章这么多,连书单也得有些选择了。
要选择的话,总得有些方法,我想了想,觉得先弄清“我一年读了X百本书”这样的句子究竟表达了什么才是基础。
“我一年读了X百本书”这样的句子,主要包含了五个点,完全可以按照“主谓宾”语法结构来看看说了什么。
主语:“我”,即写这篇的文章的人是谁?推荐书单的人是谁?往大的范围想一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生活中的读书者;2.写手;3.作家;4.图书出版社编辑;5.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书籍评论家;6.自媒体编辑团队;7.各种好书的评奖活动举办会;
谓语:“读”,读就一个字,可每个人读一本书的品质不一样,方法不一样,习惯不一样,所以感受不一样,收获不一样,对自身思维造成的影响也就不一样。综上所述,“读”强烈地受制于“我”的水平高低,我是谁,什么职业,处于哪个层次,处于什么段位,处于什么思想境界。
宾语:“书”,也是一个字,可是书的类型很多,什么类型,什么风格,什么篇幅,我经常想的是每年读百本以上书的人,书的篇幅肯定不会太厚,毕竟碎片化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沉浸在一本厚厚的书中。
如果读的每本书都像威尔·杜兰特的《世界编年史》其中任意一册那么厚,或者著名的难读的《追忆逝水年华》其中任意一部的篇幅,我是万万不会相信还能一年读百本以上的书。
同样,你以为书很薄了,你就读得快了?就可以完成破百大关了?想当年大学门口外边的二手书借阅店里偶然发现了一本译林出版社的《洛丽塔》,于晓丹译。被那艳丽的封面所吸引,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红唇的少女。后来才知道那根据是电影的封面做了书的封皮(译林出版的那一版名著基本都是用电影做的封面)。
这个薄薄的木制封皮小册子里的内容我啃地痛苦不堪,整整两个星期。害的跟我头对头睡的大胖(我是二胖)成天哀叹不该用他的借书卡给我借书看,他要欠费了,要是这本书看完了,卡里欠费几元钱的话要跟我玩命。
我一边咂摸、惊叹于纳博科夫操作复杂句、套嵌句的厉害,一边发现自己对一句话要来来回回读好几遍才能明白基本的、明面上的意思,就跟小学生读课文一样的水平。同时我也感到了要将纳博科夫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不容易,恐怕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是最难的。最后才知道于晓丹的译本还是有删节的。
读完了之后纳博科夫就再也没有彻底离开过我,我会时不时想自己能不能写出那样的语句。
继续接着说。
状语:“一年”,用来修饰“读”,花费了多少具体的时间。是啊,如果我一辈子活了八九十岁,只读了一百本书,平均一年才读一本书多一点,还能拿来写文章,写推荐,有什么好炫耀的?所以这个词作为定语在这里本身就带有一丝优越感。
定语2:“X百本”,用来修饰“书”的数量,X=1,2,3,4,5。具体最高的数量我没有看到过直接的例子,倒是在别的作者文章里说道有些人一年能读500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们应该可以知道了,读了多少本,可是受制于前面介绍四个方面,即“我”、“读”、“书”、“一年”。
即读书的人是谁,读书时是怎么读的,书是什么样的书,又花费了多少时间,满足以上四点,才能最终得到比如有些人的“X百本”这个结果。那大家可以知道,有些人是实打实的厉害,他们因为积累,因为职业(比如图书编辑)等原因,可以完成这样的“X百本”。
有些人自然是走马观花,有些人读了就忘,有些人读了一遍只是浅读。有些是书简单易读,有些是不值得读。有些书属于快节奏的好书,比如推理悬疑,对我自己而言,读了一遍很难想让人去读第二遍的。
大部分好书通常读不了太快,即使是像《老人与海》这样短的中篇。
那我们如果选择书单推荐,最低的目标,就是不要去看那些走马观花的人推荐的书单,一是因为他们的阅读层次,二是他们阅读的书的层次。
那怎么判断一个人是走马观花的阅读者还是真的有水平是读书达人呢?
其实方法就包含在刚才分析出来的那几个点。
最关键的就是读书荐书的那个人是谁。
我就再举个例子。是我自己挑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坑的一次。
挑书之旅中最坑之书:《暮光之城》
当年的我首先选一本书,先是看书名,能否激起你内心的兴趣和某种内心中隐秘泛起但又如墨般在水中散去的(装B)思绪。
二是看书的封皮,封皮的画面,画风。先不去读太多封皮上的文字,自己用尽量少的文字去为书定性,就像对一个女孩的第一印象,她是否在你心理激起了波澜,她的美丽,她的表情,她的动作,她无声地言语,总之和我一样广大的男同胞都有经验,几秒钟就可以得出来一个印象。这个同样是可以用来选书的。
我当时看到《暮光之城》时,书名,不错,英文的twilight,有点诗意。封面,黑暗中一朵鲜红的亮色,很有气氛,犹如整个黑暗的世界中,只剩那一片蜡烛般的光亮,我马上想到了孤独,想到了艰难的爱情,想到顽强痛苦但始终如一的坚守,想到了那书中精彩但我还无法知道的情节正在向我压来。
你看我已经开始YY了,这就是好书的特征啊!封皮用手摸上去,质感很好,很光滑。证明印刷公司没有节省成本粗制滥造啊,证明出版社的用心啊。
然后坑来了。我看到了腰封:奥巴马总统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名人推荐。我毫不犹豫地买了。
奥巴马作为一个读者,如果来按照我上面所说的思路来看,他的水平是不能算低的。
1.人家是美国总统,格局肯定比我等厉害多了啊;
2.人家奥巴马当总统之前就靠写书赚了不少钱。在“我一年读了X百本书”这个句式里,这个“我”的层次是高的啊,至少比正在书店挑书的我高啊。人家本身就是作家,写的书还卖得很好,这就厉害了。
书的内容就不说了,看过的人都知道。能坚持看完的人我也佩服你,这是真爱,我很尊重。
这次选书的例子我总结了三点,大家可以用来避免以后掉入同样的坑:
1.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我当时作为学生党,用同样的挑书方法和经验,在当时网购还不发达、只能在书店里挑书的情况下,我选出了《追风筝的人》、《大地之灯》、《超越时空》、《项塔兰》、《风之影》等我原来从不知道的优秀的书和它们优秀的作者。
2.不要信奥巴马,要信你佩服的作家和大人物所钟爱的书,喜爱的程度还不够。比如我喜欢《挪威的森林》,知道了村上春树钟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漫长的告别》。我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觉得好是好,但是对我来说不是特别有感触。可是我知道好多人都非常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种私人化体验的事物,我们要给彼此留尊重、留空间。
3.不要信腰封。书的腰封,我的经验里,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多余的,是花哨,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孩,被商业公司活脱脱打扮成了各种各样他们所认为能使你提升销量的东西,本来不需要这件裙子,结果穿上了就成了夜场女郎。想想如果《山楂树之恋》中的周冬雨被打扮成了金卡戴珊的风格,是什么样的体验。
现在呢,选书,也是会看书单的,但看的不多。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本身这些书就会形成一个内在系统,它们糅合在一起会不断地吸引你去选择其它的一些书。
就比如《挪威的森林》中提到的三本书:《了不起的盖茨比》、《魔山》、《半人马星座》(或者叫《马人》)。书与书之间,也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自荐系统。
如果用开头的那个句式来分析,最关键的“我”即是村上春树,是个名作家。而这三本书的作者,也都是经典的作家了,这样就值得一看。
最后再多吐槽一下,美国人擅长把乏味的原著拍成值得一看的商业电影,最惊人的例子就是原著本身那三流写作水准的《指环王》,同样《暮光之城》的电影比书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