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已然成为日常疾病预防筛查的重要方法,但影像检查中,不是所有部位都适用于同一种检查方法,也并非每种疾病都适用统一的检查方法,不同部位各有检查优选。
头颈部检查优选
1.CT检查:脑疾病检查优选,可发现大部分脑部疾病,包括先天性脑发育颅内异常、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等,但对于某些脑变性疾病,如垂体微腺瘤、小转移瘤等较小病变,以及椎管内(包括脊髓)的各类疾病,CT检查有较大的局限性。
2.MRI(磁共振成像):常作为颅脑CT检查的重要补充,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脑转移瘤等的优选检查,对CT检查不出的椎管内疾病,MRI是检查优选。
3.血管超声:血管检查优选,可观察血管壁是否光滑、内膜增厚程度及斑块等,但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仍优选颅脑CT检查,以诊断有无脑出血,在排除脑出血后,可选择MRI诊断有无新发脑梗死。
骨骼系统检查优选
1.X线:骨骼、关节疾病检查优选,但由于不少骨骼、关节疾病,比如炎症和肿瘤早期,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出现得晚,初次检查可能为阴性,因此仍需定期复查或进一步行CT、MRI检查。
2.CT检查:可用于区分软组织疾病,CT检查是骨骼、关节、软组织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主要用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破坏、死骨、钙化、骨化等病变。
3.MRI:鉴别诊断肿瘤等情况具有相当优势,由于软组织中的肌肉、血管、神经和关节囊等组织间密度差别不大,X光片无法分辨,而MRI明显优于X光片和CT,因此当怀疑肿瘤、坏死、出血和水肿等情况时,优选检查为MRI。
心胸病变检查优选
1.心脏彩超:可了解心脏状况,擅长观察结构病变的心脏彩超可实时、动态显示心脏结构和运动状况,并进行分析,但难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
2.CTA:诊断冠心病具有相当优势,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可观察冠状动脉管壁的软斑块和钙化,以及冠状动脉的狭窄范围、程度,同时为病患指导治疗方案。
肺部检查优选
1.X线:主要用于肺部健康初筛,小于40岁人群的常规体检、一般性呼吸系统疾病或术前常规检查,多选择X线检查。但由于肺部组织易重叠、遮挡,X线检查额密度分辨率较低,难以发现某些肺部小病变或病变细节,易漏诊,因此需定期复查或行CT作补充检查。
2.CT检查:结节、肿瘤筛查的优选,在X线常规初筛发现异常时,需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以明确肺部异常情况,而肺小结节复查、肺癌高发人群筛查、发现转移瘤后寻找肺原发灶、肺癌患者需进行分期等情况,应优选胸部CT检查,以提供更丰富的病变信息。
消化道系统检查优选
1. X线:是消化道引起急腹症的优选检查,可作快速诊断,但难以判断病因。
2.CT检查:是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优选方法,CT扫描速度快,胃肠道蠕动干扰较小,可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管腔外以及周围器官结构,可为消化道肿瘤分期、急腹症、肠系膜病变等疾病提供更多信息。
腹部病变检查优选
1.超声:超声是较常用的腹部病变检查方法之一,可准确区分囊性、实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病灶内和周围区域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与方向,增强超声检查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的血供情况。但超声在判断病灶血供、定性诊断上不甚准确,较难发现直径<1厘米的病灶。
2.CT/MRI检查:常用于胰腺超声检查的补充,如果超声发现胰腺异常,需再做CT或MRI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范围和继发性改变。
泌尿系统检查优选
1.超声:结石检出率相当高,可发现并诊断大多数泌尿系统病变,但难以诊断较小病变(小结石或小肿瘤等)或不伴有梗阻的输尿管病变。
2.CT:是主要和常用的泌尿系统检查方法,CT平扫可显示泌尿系统病变的形态、密度、位置,CT多期增强可进一步确定病变范围和数目,发现、诊断先天发育异常、肿瘤、炎症、外伤、移植肾评估等大多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