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我特别迷恋喝酒,喜欢去酒吧,和调酒师和陌生人交谈、调笑。最近突然醒悟,原来这是让我唯一觉得自己活得像个“成年人”的方式。
作为一个上海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不愁吃住。但实际上我们这类人群的人格都不是很完整。有着成年人的躯壳,内里却缺少生活经验。在追求实际的氛围下,本地青年在婚前往往很少从父母家搬出去住。打着节约租金的幌子,享受着被人当作“儿童”一样的照顾。 即使有了想要搬出去的意识,但在传统的父母看来这是一种古怪的反抛弃,他们会觉得子女嫌弃他们了,不要他们了,道德绑架,大吵一顿。往往有了这样的思想后,很多年轻人都退却了,甚至自我麻痹说住在一起省钱,很方便,也挺好。把精力用在认真当社畜上。
其实从经济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很独立。但是那种传统“经济意识”让人总觉得有房再租房是一件很不实惠的事情。但和外国友人表达这一观点后,别人即刻回复,其实他们的租金也不便宜,刚出社会的时候都不容易。但还是要搬出去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
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和同龄男性的交流索然无味,更别提暧昧。一旦有些粉红气氛出现,不是成年人那种调情,更像是大学生之间的拉扯,很无聊了。更别提年下奶狗,想到以前还以交往过小十岁的异性为炫耀,现在根本get不到他们魅力所在了。
对于年纪比我大的男性,让我上头的都是极其成熟有魅力的那些人,年龄上我已经没有优势,但精神与肉体上,似乎我也成为不了有趣的玩伴。所以现在不想谈恋爱,没有信心。
最近在学气功,聊到太极中的推手练习,有这么三点我记住了:
第一,要让别人失衡,先要自己平衡。下盘稳,招式熟。
第二,要灵活,如果和别人对上了,只要自己够灵活,别人就措手不及。
第三,招式高级者,引人入瓮,掐住七寸,胜。
我自己还在摸索第一点,如果让自己取得平衡。下盘稳。我现在的理解是就同今天骑自行车一样,眼睛向前看,身体就会取得平衡,路上遇到小石子小坎坷,都不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