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组织部门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必须紧盯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与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抓好工作落实当中,努力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组织部门要重视在乡村振兴一线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对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干事不专心的干部,该调的调、该下的下。要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大搞突击、“刷白墙”等面子工程做法,进行严肃督查问责,倒逼基层党组织书记,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村“两委”干部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务实、过程扎实。
用好“第一书记”尖兵。“第一书记”扎根基层,进农家门、干农家活、交农家友、解农家忧,以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把真正能发挥作用、解决基层问题的干部,擅长谋划乡村振兴的人才选派到一线。要根据乡村实际,围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开展精准培训,增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抓班子、带队伍、搞协调、跑项目的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要充分利用“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合力破解乡村发展难题,让“第一书记”成为部门结对、单位联村的重要纽带。
创新“乡村振兴”路子。思路一通,一通百通,当前,乡村振兴的路子,是要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更要有好的思路指引。组织部门要在提高农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上下功夫,广泛吸纳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年龄、学历结构。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鼓足冲锋士气,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久战中彰显组织力量、组织担当、组织优势,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