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鸿常,持续行动倡导者。每天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感悟,如果让你有所启发,请认真点个赞,如果让你感同身受,请用心留下你的评论,以后会不定期文章整理公布评论。愿这个世界因你我的存在而更加精彩。
同样一个问题,有些人只是看到其一、二,有些人则看到七、八,而相对应最后的处理方式就是天差万别。比如同样是出来创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能够活下去并且盈利;而首富王健林就放出了豪言“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这就是就普通的人和睿智的人的差别,我们能够想到的也就是百万级别的深度,而首富王健林思考到的就是上亿级别的深度。睿智的能总能比别人想得远、想得深,你思考的深度决定了你和别人的差距。
昨晚在看策略思维方面的书,在纳什均衡章节最后有一道练习。在这道题里,我最多只往前推导了3步,也就是很多普通的人能想到最深的思考,但是这道题最后的答案是在推导到第8步才出来的。看到整个推导过程和结果,自己才幡然醒悟过来,整个推导过程就是延续着之前的步凑,只是我想到了第三步就没有继续想了,以为就是答案了。很多事情也是一样,我们看到这件事件发生了,也就是仅仅是简单了解这件事的表面原因,而没有多问几次为什么,它的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久而久之,我们看到的问题都是很肤浅的没有深度,所以我们就没有能够成长,和别人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前是同一起跑线,但是毕业后5年左右就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我最近也遇一些问题。当我毕业后,不断地为了精进自己的能力,专门学习了很多基础性的逻辑思考、系统性思维和学习技巧。但是我学习到最后发现,这些知识,在学校的时候我都学习过了啊,怎么之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比如逻辑思考,整个学生生涯的数学都是在讲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我还是工科生;比如系统性的知识,我们专业课就有很多讲关于系统方面的知识,比如《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等。毕业几年后,我费劲寻找到东西,其实以前学校早就给过我了,只是我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荒废了。自己就是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感觉这么多年的书真是白读了,怪不得和同龄人的差距这么多大。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觉得还是从小到大都是应试教育的思维。我读书不是为了增长知识,不是为了学以致用,而是为了作业,为了考试,为了大学,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虽然整个大学期间没有挂过科,并拿了一个优秀毕业生的荣誉,但是现在感觉真的白白读这么多年书了,以至于现在疯狂地补充知识。
所以,我们不管学习还是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多问问几个为什么,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的深度和广度,触类旁通,才能拉开和别人的距离。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从多问问为什么开始。
我是鸿常
持续行动倡导者
每天晚上9点分享自己成长经历和感悟的文章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愿我伴随你的成长
并成为你人生某个阶段最重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