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秋招(互联网)基本结束,楼主在“金九”的末尾也收获了意向书,自知比不上提前批集邮BAT的大佬们,但也有自己的一点感悟。在此记录下自己踩过的坑、碰过的壁,和那些难眠的夜。下面几点都是我从坑里爬出来之后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在看的你。
1、尽早投递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之一,很多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找了。我早期的时候的观点是: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再准备准备再投。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请给自己一个期限,如7-14天内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期限一过不论如何也要投。因为很多大公司的岗位虽然设置了投递截止时间,但HC数量有限,满了之后就不会再招了,早投递会有更多的HC,同时竞争更大(可能面试官的要求更高一点),这一点需要自己把握,但早投简历永远是没错的,这句话尤其适合提前批投递。我当时认为提前批接收的都是大佬,以致于错过了很多机会,这是我后悔不已的。
2、在面试中学习
接上一条,没有必要把所有相关知识点、所有面经都吃透再上战场,能打的兵除了有一定的基础,剩下的都是战场上练出来的。面试就是学习总结、查漏补缺的过程,尤其是找实习的时候,机会更多,不要求面一个过一个,但要求面一个就要体现出一次面试的价值。多面几次,你就知道大概会问哪些问题和如何回答了。个人定制的面试经验是尤为宝贵的,尤其是提前批给了你试错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多投多面,不畏惧失败。
3、以面经为导向
除了面试的实操经验外,如果面试间隔较长,要多看面经,看同一岗位的人们被问到过什么问题,从问题入手,去学习知识点。算法岗必备的《西瓜书》《统计学习方法》不需要你从第一章看,可以以面经为导向,一章一章地打基础。除了一线顶级的互联网大厂,其他公司基本一本《西瓜书》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4、项目+发散思维
面试多了你会发现,面试官问的问题有很多的重复问题。因为大部分问题是围绕你的项目本身+项目涉及到的方法来问的,所以知道怎么准备了吧。除了自己写一篇5分钟的项目介绍,还要发散的去理解项目设计到的方法。举个栗子,比如你用到了word2vec,那么你是不是要先说得上来词嵌入方法从one-hot到n-gram到神经网络模型再到word2vec的变化,是不是还要说得上word2vec两种优化模型和两种训练方法,是不是也要了解fasttext、bert的框架。如果面试官问到了这个问题,这不就能聊个十几分钟了吗?这就是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方法。
5、关注同学的进度
身边的优秀的人永远是你最好的目标。多和他们聊聊,最近在复习什么,面试的感受,进度,对你本身都是有利的。
6、永远相信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是我自己给自己说的次数最多的话。很多人会焦虑,会想“我是不是不行了”、“好公司都把我挂了”、“找不到工作了”等等,更有甚者传播这种负能量。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多和心态积极健康的人交流,不要受网上、身边一些悲观言论影响。合理的理解焦虑、释放焦虑,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今年情况很特殊,疫情期间大家都待在家里,所以导致了信息不对等,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之后,我怀疑过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岗位,甚至会不会秋招结束之后找不到工作,但最后还是头铁地坚持了下来,也算是顺利结束秋招了。以后还有很多挑战,希望我们都能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