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和文字 吕叔湘

【相关阐述】

✨“语文”为何?〈从这里可以窥知“语言”和“文字”在不同意义方面所指的意义和层次〉

  “语”指语言。狭义上的语言指口语,广义上的语言则指口语和书面语。

  “文”则指文字,即书面语。这里的“文字”有两层意思,一为书面语,二则指书面语里的符号。(文字学、甲骨文字、文字改革中所言及的“字”。)

  “文”亦可指文学:中国语文系的全称就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语文”中的“语”一般指口语。“语文”一般来说专指汉语。在“语文教学的原则中”指一般的、广义上的语文。

单独说“语言”的时候包括书面语。

✨人的语言为何可以“随机应变”?

  「引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回答」语言:一种信号系统。(例证:马路上的红绿灯)可见语言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系统可见其特征如下:基本上可以分为的三个层次:1、语音:本身无意义,只是构成有意义的信号的手段。2、语素:简单的信号。3、简单信号在一定情况下才可起作用(正如一句话多半不止一个字),相同的几个信号,组成方式不同,意义不同。➡️鹦鹉、猩猩没有分析以及综合的简单信号,所言自非语言。

世界上未发现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没有语言,但是否有文字则未必。

文字: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文字的语言占大多数。)

✨文字的起源:图画。

第一阶段:用整幅画表意,被称为“图画文字”。虽然表意但是含糊不清:取决于看画人和画作者的生活上的联系或者其他条件,无关于是否使用同一种语言。(语言学第二本笔记略提及。)

第二阶段:象形文字。与前一阶段相比形状很相似但是本质上有原则区别。

第三阶段:笔划化图形。与前一阶段在形状上相差很大但是本质上完全相等。

  这一阶段的笔划化图形仍有可能发展为纯粹的表音文字。【个人补充的例证:圣书字发展而来的腓尼基文字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罗马字母。】

  图画发展成文字所必然表现出的特点:1、整幅画拆散成个别图形,一个图形和语言里的一个词(或语素 注意区分二者的异同)相当。

2、许多抽象的意思用转弯抹角的方法表示。(会意、假借)

3、这些图形必得作线形排列——依照语言里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不同。  【个人批注:依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划分而来的四种语言类型的孤立语。是就基本面貌划分来的类型,一种语言中掺杂着其他结构类型成分】

以上这些可以大大简化图形(图案化、线条化、笔划化)且丝毫不损害原来的意思。「例证:汉字的甲骨文(最富象形味道)➡️小篆➡️隶书➡️楷书」

图画一旦变成文字,就和语言结上不解之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