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心中对于美好与丑陋的界限过于分明,就会与外界格格不入;心中对于贤智与愚拙的界限过于分明,他人就不会亲近你。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必须是内心精明而外表浑厚,对美好与丑陋的事平衡接纳,对贤智与愚拙的人共享益处,这才是应有的道德气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
自认为看透万事万物的人,常常因为自觉精明而自陷愚昧,所以真正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用恬淡培养智慧;做事决断雷厉风行的人,常常是欲速则不达,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举轻若重,谨慎行事。
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接济帮助别人,应着眼于实际行动,而不应追求声名,追求声名易使品德受损;有所作为的官员忧国忧民,应当是真心实意,而不应空喊口号,空喊口号就会招致非议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