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怀疑,那些酒后耍疯的人不过是在演戏。若是拳推脚攘,其气力绝不下于平时;若是吵架喝骂,其妙语连珠,字句铿锵,酒醒之后是万万达不到的;若是哀嚎诉苦,其情真意切,煽情催泪,超过以往任何一篇文章。若说都是醉酒使然,那酒这东西就应该全国提倡,大众齐饮了。
我没有过“耍酒疯”的经历,但喝酒过量还是亲身体验过的。喝得多了,直觉腹中翻腾,胸口气闷,喉头干燥,头脑昏沉如云里雾里,四肢虚软像刚跑完马拉松,这时候最想做的便是找个地方倒头就睡。若是要走路,那定是东倒西歪,扶墙撑杆,哪有与人推攘的力气。若是要开口说话,也是舌头卷结、牙齿碰撞,吐字尚且含糊不清,怎能与人争吵、大倒苦水。所以我要怀疑,那些耍酒疯的家伙要么意志惊人,喝醉之后气力、头脑更胜平常,要么就是十足优秀的即兴演员。
中国历史上是有许多喝酒的趣事的,最著名的当属李太白醉酒行诗以及刘伶一醉三年。号称“酒中仙”的李太白饮过御酿之后,狂兴大发,要“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才能作檄文,其狂傲与才气为世人所传颂。但他这是假醉,虽举止狂放,但并不是乘酒耍疯。而刘伶是真醉,喝了杜康的“神酒”之后一醉三年,醒时面色如常,毫发无伤,世人奉为“酒仙”。此二人都嗜酒如命,酒量也非常人所能比拟,他们尚且不能醉酒后活蹦乱跳更胜平日,如此看来,所谓“耍酒疯”者,借酒发挥而已。
这样一来就不禁要问:到底何事不能好好道来,非要借着酒才肯倾露呢?我有一好友,平日里阳光开朗,性格活泼,很少听她谈起什么伤心事情。但每次酒过三巡,便像换了个人似的,拉着人不停地大倒苦水,满腹牢骚,甚至痛苦嚎啕,泪流不止。至于哀伤的内容就比较广泛了,从家庭亲友到工作事业,从少时初恋到同事老板,历时之久,涵盖之广,无所不包,且还在次次增加,回回都有新的伤心烦恼说与人听,仿佛真是活在一个“悲惨世界”里。而且还不许人不听,不然就是“不够义气,不够朋友”,你非得耐着性子听完,还要时不时积极应和,给一两个建议。但等到明日酒醒,她又复阳光开朗、没心没肺了。我想,她大概是把喝酒当成了“吐槽大会”,目的便是来一吐心中郁结的吧。
仔细想来,这是何必呢。人生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烦恼伤心事很正常,大可不必藏在心里,装作“活泼愉悦”的样子,于己无益,还讨人嫌。有什么不快就说于好友听,有伤心事就寻求安慰,人不就是这样在相互慰藉和扶持中走过来的吗?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安安静静做真实的自己,那还用得着“耍酒疯”来发泄。更何况,有多少人受得了你一次又一次的撒泼打诨呢?若真等到都不耐烦的时候,可能“耍酒疯”就变真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