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好久——断断续续大约得半个月的时间,才把这本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看完,心潮澎湃,终于懂得狄更斯为什么把整本书称作他“最宠爱的孩子”了,也终于懂得为什么他作为高中教材整本书阅读的必读书目了。
这本书是狄更斯一部具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极大的融入了狄更斯本人的经历:
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诞生于朴次茅斯。父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职员;1824年2月20日,约翰·狄更斯因负债被捕,关在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数周后其母伊丽莎白及幼年子女们也迁入其中。此前,查尔斯·狄更斯已于2月9日入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因此没有随家人住进监狱,独自在朋友家借宿。5月28日,约翰·狄更斯获释,全家在索默斯镇约翰逊街栖身。随后查尔斯·狄更斯离开作坊。后来他在律师事务所当过学徒,也学过速记,在伦敦民事律师法院当过速记员……这些童年的经历都被他写进自己的小说里,只不过做了艺术化的移植和处理:他把父亲入狱的某些经历移植到乐观的米考伯夫妇身上,并给大卫了一个“遗腹子”的身份,自己的求学经历、童工经历等也就顺势的成了大卫的经历,所以,有很强的的感染力,不由的感叹作家强大的思维构架能力。
小说有很大的内容都是写的大卫童年的经历,我觉得这部小说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也就是因为作家采取的儿童的视角来写: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作家28岁,可是他仍然能如此真切的、切实的从儿童的视角来写书中人物的所看、所想,虽然距离他诞辰相隔210年,虽然还有国家间的语言隔阂,书中的很多细节还是能唤起我童年的回忆:
他描写奶妈裴果提:她谈不上什么身材,两只眼睛那么黑,似乎把眼睛周围的地方都弄黑了,她的腮帮子和胳膊那么硬,那么红,我都纳闷为什么鸟儿不来啄她,而去啄苹果。——充满孩子的奇思妙想
他写到大卫非常困,想要睡觉的时候:我越来越困,觉得裴果提好像变得越来越大,大极了。我用两个食指撑着上眼皮,使劲盯着她,看她做活儿;又盯着看她那块给线打蜡用的蜡烛头……又盯着……又盯着……
小大卫和小艾米丽分手的时候:如果说在我的一生中我的心曾经剜掉过一块,就是那一天剜掉的。
他称继父的姐姐打扮是用的东西是“钢制的手铐和铆钉”
他在继父姐弟俩的监视下背书的时候是“像就要淹死似的最后看了看那一页,才把书放在,母亲手里”
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除莎士比亚外,几乎没有其他英国作家能有像狄更斯这样的广泛影响。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作家木心直接表白:“我喜欢他。在他书中,仁慈的心灵,柔和的感情,源源流出。”
记住姨奶奶的话: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