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的文字,很有共鸣。我曾经在怀二胎的时候运营过一段时间的个人喜马拉雅读书号,就欧文·亚隆关于死亡焦虑的内容写过几篇个人体会的文章。
今天开篇谈存在主义,是为了纪念我曾经在教育行业奋斗的10年,仅此而已!
为什么从存在主义谈起呢?大家可能知道,存在主义的四大议题是:死亡,孤独,自由和生命的无意义,这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也一直在思考这几个问题。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与社会有些格格不入。
在教育行业耕耘近10年,从一线课程顾问做起,后来去另一个城市做执行校长,也想过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可是,在教育行业的10年,就有我不停往返苏州,常州,上海学习心理学的三年。可以说,我一直没有放弃向内心的探索。
一切或许都是机缘吧!在我开喜马拉雅账号讲心理学读书笔记的时候,开始接触解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在苏州接触了一个教育培训的新机会。当时其实挺犹豫的,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正是源于我的一个梦境潜意识的提醒。
就是这么神奇,在我拒绝这个机会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了。可想而知,如果我在疫情期间接手参与运作一家这样的机构,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呢?
从头开始说吧!
熟悉心理学的朋友都知道,心理咨询分为很多的流派。其中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最常使用的咨询手段就是解梦和自由联想。
而世界上,存在着一种职业,就是解梦师。
我当时读《万万不可忽视的7大梦境》,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索顿正是这样一个解梦师。事实上,解梦已经成为治疗几种特殊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些病症包括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复发性噩梦。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书的内容我也不详谈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翻阅书籍。
简单说下,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梦境要求做梦人给出两种回应:一是支持事件的动态发展,二是去除阻碍。
我有意识地记下了自己做的一个梦。
隐约记得梦里我们家养了一只猫,事实上在现实中,那时候我们家也养了一只猫,是一只才2-3个月大的美短公猫。而梦里的这只猫呢,我感觉它有点痛苦。于是我凑近它,想要给它提供帮助或者安慰。这时候我看到它分娩了。而奇怪的是,它生的不是一只猫,除了一坨肉之外,我在里面翻出了一个人类孩子的小手……
醒来之后,我立马意识到这个梦在向我传达什么信息。用索顿的解梦法,至少可以从自我审视主题,人格意识主题和重塑自我主题三个方面去对应解答。
从自我审视主题来看,它给我传达的信息是:嘿!看看你在做什么?还想继续吗?
从人格意识主题来看,它传达的信息是:你的心灵曾遭受打击,而现在,治愈良机正浮出水面。
从重塑自我主题来看,它向我传达的信息是:你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创造力迸发的黄金时期。需要通过重新塑造自我、重新感知自我以达到凤凰涅槃的目的。
看看你在做什么?还想继续吗?
你知道自己追寻的是什么,还要继续出于安全感舒适区的选择去重复过去的工作和生活吗?
要不要和不安的过去彻底告别给自己的内心一个了结呢?
也许梦的解释并不准确,但是通过这个梦,我完成了潜意识的意识化。它于我,就是有意义的!
我看到了潜意识的恐惧,也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后来就是上面说的,疫情全面暴发了。
三年的时间,我和教育行业彻底告别了。但这只是我忠于自我的选择而已,无关好与坏。事情本无好坏之分,机会永远藏在风险里,而风险也是让人更加从容磨炼的机会。
我曾以为自己找到了属于我的那块石头,后来才发现,心理学的学习也只是我的必经之路而已。这个后面再和大家慢慢交代吧。
路终有时尽,而人生却不会因为一段路到头而停下脚步。
现在我的心态是:允许一切发生,只要它是属于我自己的......
写在最后
我很喜欢徒步,尤其是野爬。它的乐趣除了运动本身,人与自然的贴合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方面,那就是未知。
人生也是如此,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不为了证明什么,也不为了谁而工作。
只有接纳自己,允许不改变也可以的时候,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做到这一点之后,剩下的,就是去拥抱未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