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对孩子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但是从来没有问过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芬兰一公益组织拍过一个公益广告,中文标题是“如果孩子可以选择父母......”。
视频讲的是,乖巧天真的姐弟俩进入一所房子中,里面有不同的父母类型,每一对父母都在一个玻璃罩内,像那种摆放玩具的橱窗。而带领他们的是一个霸道而不苟言笑的“女导购”,全程面无表情。
第一对父母,妈妈贤惠,爸爸儒雅,笑容可掬
第二对父母,爸爸在案前工作,妈妈很开朗,在爸爸身旁陪伴照顾
第三对父母,爸爸看起来很浪漫,富有情调,妈妈温柔和蔼
第四对父母,爸爸醉醺醺,和妈妈争吵不休,都完全没有注意到,两个孩子正伤心的看着他们,家里一片凌乱
姐弟俩一开始都被前面三对父母吸引住了,像是看到自己心仪的玩具一样,兴奋开心,非常渴望,但每次都被“女导购”给拽回来,往前走。
最后带到第四对父母跟前,示意他们只能选择这一对,其他都只是别人家的爸妈,姐弟俩也瞬间忧郁起来,虽然极度不情愿,但是他们没有选择余地。
只能跟着第四对父母回家,路上仍旧只顾着争吵,看都没看孩子一眼,孩子们垂头丧气跟在后头。
这就像,问都没问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然后告诉孩子,你爹妈就这样,做不到你想要的样子,你没得选!
做一个更生动的比喻就是,让孩子来到缤纷多彩的玩具城,他们很想要一款最新版的乐高,最后给买了一张贴纸玩儿,还是小星星那种,其他玩具再好,对不起你爸妈买不起,满满的落差感啊。
可能我们会说,现实中,真的很难做到前三对父母的状态,生活的琐碎平淡磨掉我们初为父母的热情和激情,在和伴侣的相处中产生摩擦争吵在所难免。
这听起来好有道理,其实是做父母的自私!
在和伴侣争吵的时候,没有谁会在当下想到孩子的感受,只顾着和对方论对错。这归根结底是,内心里没有把孩子看作是家庭的一份子,而只是附加品,认为家庭只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儿,事情也只是夫妻问题而已,吵了就吵了,事后也不会找孩子特意去解释,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更觉得没那个必要了,而忽略了孩子。
但如果孩子变成同在屋檐下合租的室友,很多人会顾虑到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影响到室友,或者事后和人解释甚至道歉。然而这个屋檐下的室友变成自己的孩子,怎么就这么肆无忌惮起来了呢,难道我们的孩子就因为太小,或者和我们有亲情关系,那就活该被忽略吗?
既然我们都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更有责任和他们一起成长。
家庭的建设有孩子们的一份子,每个关乎整个家庭的决定和想法以及行为方式,孩子都有权利参与,包括夫妻的争吵应该随时想到孩子的感受,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受影响。“别人家的孩子”可能只在父母的口中,而“别人家的爸妈”一定存在孩子们的心中。
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都是一辈子的
N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影响他一生。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们怎么做影子就会跟着怎么做。
经常在看到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会感慨说,基因很强大啊!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还有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这样的俗语。
这不仅是因为孩子在长相上和父母相似,更因为孩子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性格特征等往往和父母差不离。
在表达爱和感受爱这一点来说,父母的相处模式和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一对经常用吵架来表达感受的夫妻,他们的孩子在以后的感情生活中也是如此,因为孩子在家庭中学不到如何温和的去告诉对方,我伤心了或者我介意了,只知道用争吵来传达给对方。而这种方式对人是有害无利的,会让人身心疲惫,严重的会导致感情破裂。
世界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开篇就说到“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一个幸福家庭的状态都是一样的。
一定是每个家庭成员相互尊重,不仅仅是夫妻间相互尊重,父母也要尊重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并且都深爱着对方。这一切应该从改变夫妻的相处方式开始,你温和你的家庭就温和,你暴躁你的家庭就暴躁。
如果我们让孩子生活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真的够格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