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班主任培训,让我重新思考了此前的一些教育行为。老师举了两个事例。
事例1:
学生迟到了,低头默默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不悦,皱眉问: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怯弱回答: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的车坏了?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事例2:
小组合作,一小组因为其中一人表现不佳全组落败。
表面上看,以上教育方式没什么不对。学生迟到挨批评再正常不过,小组合作讲究组内团结,协商不好导致全组落败也是学生合作方法欠缺。
但,教师应该思考什么呢?
学生迟到受批评很正常,但是公共汽车坏了属于不可抗力,用羞辱批评对待学生不仅不能弥补迟到的错误,还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换一种教育方式,表扬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坚持跑来上学,所以迟到一小会儿没有关系,以后要将上学路上的所有困难都一一考虑,尽量避免再次迟到。这样学生既受到体谅鼓舞,还能帮助他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何乐不为呢?
小组合作看似公平开明,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互助,体谅他人,因一人失误导致全组落败,弱势学生就会成为组内成员泄愤对象,这与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小组合作如何避免“连坐惩罚”,值得深究探讨。
不由得想起我自己对待迟到学生的粗暴方式。
学生们正在上第一节英语课,迟到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站在教室门口,我把她叫进办公室。
早在晨读铃声响后,我就打电话给她父母问明白了原因:孩子晚上写作业拖拖拉拉导致晚睡,天天要父母硬拽着起床才能按时上学,今天父母故意没叫她,她就睡过头了。
面对她,已经了解迟到原因的我怒气冲冲地指着书声琅琅的教室:你看看同学们在做什么,你又在做什么?先去上课,下课了来办公室说明情况。
孩子垂着头背着书包走进教室。那节英语课,她的小脑袋里装的大概是凶巴巴的班主任以及即将到来的课间惩罚,哪还有心思认真听课呢?
我想,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先安抚孩子心平气和地完成学习,再尝试解决方法,对孩子来说可能更合适。
每一次学习都在督促我反思并改进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上,多从教育目的出发,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