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籍《被讨厌的勇气》第2章的开篇,哲人就给青年分析了人为什么会讨厌自己?
开篇青年说哲人什么都用“目的”来进行解释,然后就追着哲人开始去问:人讨厌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呢?讨厌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吧?
而哲人就回答说:由于我们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只有缺点。不管事实如何,就是这样感觉,总结来说就是自我评价非常低。问题是,为什么会那么自卑,为什么会那么低估自己呢?
然后青年说了表面的原因,那是因为事实上我们感觉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优点。
然后哲人就开始下了一个定义说不对,青年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他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哇塞,这句话把我自己给惊醒了,这句话直戳我的内心,因为我自己的情形就跟这个青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然后青年解释说,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还有就是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不过只是性格倒还好,但是青年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也没有一样让人满意的。
然后哲人就说,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害怕被她喜欢的男生拒绝一样 ,我们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我们会不自觉的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到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联系。
也就是说,青年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那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呢?
哲人又开始阐述他的观点,答案很简单 ,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摄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然后青年哈哈大笑,承认了确实如此。我突然之间被雷到了,感觉这剖析的不就是我内心所感所想吗?所以对于这一章我是反复的去阅读,才有那么一丢点收获跟感觉。所以在知到和得到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就是做到,期待自己也能够拥有被讨厌的勇气。